从惠山泥人看中国民间雕塑的风格成因
本文关键词:从惠山泥人看中国民间雕塑的风格成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诞生于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是中国民间雕塑的杰出代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不但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塑造技艺,更是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深深植入了这一艺术形式中。可贵的是这一艺术形式并未因时光的变迁褪色,而是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至今仍在当地风行和流传。这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南京军区政治部;
【关键词】: 惠山泥人 民间雕塑 艺术形式 成因 雕塑风格 中国民间 雕塑造型 制作工艺 江苏无锡 审美需求
【基金】:2009年度南京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明清民间美术研究——以民间雕塑为例”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古代雕塑风格演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BF37
【分类号】:J314.7
【正文快照】: 诞生于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是中国民间雕塑的杰出代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不但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塑造技艺,更是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深深植入了这一艺术形式中。可贵的是这一艺术形式并未因时光的变迁褪色,而是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至今仍在当地风行和流传。这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周先慎;论苏轼的人格魅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张文利;;论苏轼签判凤翔时期的诗歌创作[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4 付嘉豪;李之仪小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孙亭玉;论杜甫“戏作”之诗[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宋培宪;珍视名著——对《三国演义》随意性批评的批评[J];丹东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7 熊宪光,王广福;巴渝诗鸟瞰[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张丽梅,李雪松;胆道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11期
9 郭学信;略论北宋后期士风的变化[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李锦煜;梅格即人格 契合两无间——谈苏轼的咏梅词[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麻国钧;;供盏仪式考略[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朱恒夫;;队戏考论[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利;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傅新营;宋代格韵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罗宁;唐五代轶事小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许外芳;论苏轼的艺术哲学[D];复旦大学;2003年
6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7 许隽超;黄仲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祥;宋代江南路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朱习文;古天文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李春桃;《二十四诗品》接受史[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远航;论杜甫的政治改良思想[D];河北大学;2001年
2 薛松华;苏轼的思想与文艺观[D];新疆大学;2002年
3 周克勤;乌台诗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骆晓倩;苏轼黄州文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谢翊;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苏轼写作主体论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查金萍;韩愈诙谐诗风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7 杨志翠;二米及其“云山”与“文人画”发展的关系[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曦;宋元时期江汉平原经济开发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林莉;唐代山水意识的历史变迁[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宋雪茜;苏轼夜游及其对现代夜间旅游审美的启示[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钢;惠山泥人[J];上海工艺美术;1999年03期
2 谭竹;;惠山泥人的坚守者[J];当代人;2008年07期
3 佚名;;“泥人张”与惠山泥人[J];国学;2009年07期
4 尹慧青;;惠山泥人艺术的文化传播与审美特点[J];艺术界;2007年03期
5 石竹;;重放光彩的惠泥山人[J];江苏政协;1996年08期
6 万新华;漫谈无锡惠山手捏戏文[J];收藏家;2005年02期
7 任元成;;淳朴秀润的惠山泥人[J];文化月刊;1995年09期
8 洪毅;;惠山泥人的零落与救赎[J];小康;2007年04期
9 吴若峰;;阿福故乡的神塑绝技[J];旅游;2006年08期
10 王福生;;赋泥土以生命——喻湘涟、王南仙手捏戏文赏析[J];中国美术馆;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芳利;;民间“泥塑”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道广;无锡的惠山泥人[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陆元钢 郑慧;惠山泥人: 以一个城市的力量去承传[N];无锡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袁柳 实习生 许元栋;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N];无锡日报;2007年
4 记者 袁柳;泥人艺徒毕业大考[N];无锡日报;2010年
5 晴川;惠山泥人 福至心灵[N];中国商报;2007年
6 安娜;品味惠山泥人[N];中国民族报;2002年
7 沈大授;无锡泥人保护和传承的思路[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寇勤;惠山泥人亟待原产地保护[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9 马静娟;泥人艺术的生存与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6年
10 五原;“泥人张”与惠山泥人[N];中国矿业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姚丹;惠山泥人的传统创作观念在中国当代雕塑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09年
2 张文s
本文编号:500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500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