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中国明器雕塑审美特征论

发布时间:2017-07-04 12:12

  本文关键词:中国明器雕塑审美特征论


  更多相关文章: 明器 雕塑 审美特征


【摘要】: 明器雕塑作为雕塑中一大特殊类型,集中地反映着中国审美文化的不同方面,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状态,,并同各个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成复杂的关系,本文旨在通过对明器雕塑审美特征的历史梳理,对具体的明器雕塑的分析阐释,通过对明器雕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文化样态的勾勒,把握和阐明中国明器雕塑的审美特征、民族品格和发展轨迹。 论文从整体结构上分为五部分,首先在导论中,界定何谓明器雕塑,以此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接着对中国明器雕塑的演变历史作出简要地回顾,并对研究现状作简单的阐述,同时从宏观的角度阐释明器雕塑的中国特色以及中国明器雕塑的四大审美特征、四大历史分期等,为本文的主体进行铺垫和过渡。 中国明器雕塑的四大审美特征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明器雕塑世俗化、人间化审美特征。这一特征在整个历史时期经历了早期明器雕塑的世俗化情结、秦汉明器雕塑崇武尚文与现世再现、隋唐明器雕塑家居生活与个性明显、宋元明清明器雕塑雅俗生活与世俗情调四大阶段。第二章主要考察明器雕塑写实与写意的统一。这一特征在整个历史时期经历了早期明器雕塑朴拙写实与抽象写意、秦代明器雕塑鞭笞天下与崇实疾虚、汉代明器雕塑寓意于物与气韵生动、唐代明器雕塑贵本宜实与韵外之致、宋元明器雕塑趣远之心与表情尚意、明清明器雕塑简约朴实与以情拒礼六大阶段。第三章主要考察明器雕塑壮美与优美的统一,阐释这一特征在整个历史时期不同表现及原因,主要经历秦代明器雕塑金戈铁马与威震四海、汉代明器雕塑吴带当风与行云流水、唐代明器雕塑大漠雄风与诗情画意、宋代明器雕塑闲和严静与飘逸婉约四大阶段。第四章主要考察明器雕塑民族性与兼容性相统一,分析了这一特点在整个历史时期不同表现及原因,主要由地域特色明显的明器雕塑、明器雕塑南北风格形成、民族交流中的明器雕塑、民族融合中的明器雕塑四大部分组成。 论文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分析的基础上,从审美文化角度勾勒出中国明器雕塑的审美文化特征,为研究中国明器雕塑提供了一种理论参照。
【关键词】:明器 雕塑 审美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30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导论10-14
  • 一、明器雕塑的界定和发展演变进程10-11
  • 二、明器雕塑的中国特色与研究现状11-12
  • 三、中国明器雕塑审美特征与本文研究视角12-14
  • 第一章 世俗化、人间化的明器雕塑14-26
  • 一、概述14-15
  • 二、明器世俗化、人间化发展的各阶段15-26
  • (一) 早期明器雕塑的世俗化情结15-18
  • (二) 秦汉——崇武尚文与现世再现18-21
  • (三) 隋唐——家居生活与个性明显21-24
  • (四) 宋元明清明器雕塑——雅俗生活与世俗情调24-26
  • 第二章 写实与写意相统一的明器雕塑26-40
  • 一、概述26
  • 二、明器雕塑写实与写意相统一发展的各阶段26-40
  • (一) 早期明器雕塑——朴拙写实与抽象写意26-29
  • (二) 秦代明器雕塑——鞭笞天下与崇实疾虚29-30
  • (三) 汉代明器雕塑——寓意于物与气韵生动30-34
  • (四) 唐代明器雕塑——贵本宜实与韵外之致34-37
  • (五) 宋元明器雕塑——趣远之心与表情尚意37-39
  • (六) 明清明器雕塑——简约朴实与以情拒礼39-40
  • 第三章 壮美与优美相统一明器雕塑40-47
  • 一、概述40-41
  • 二、明器雕塑偏于壮美与偏于优美发展的各阶段41-47
  • (一) 秦代明器雕塑——金戈铁马与威震四海41-42
  • (二) 汉代明器雕塑——吴带当风与行云流水42-43
  • (三) 唐代明器雕塑——大漠雄风与诗情画意43-44
  • (四) 宋代明器雕塑——闲和严静与飘逸婉约44-47
  • 第四章 民族性与兼容性相统一的明器雕塑47-57
  • 一、概述47
  • 二、明器雕塑民族性与兼容性相统一发展的各阶段47-57
  • (一) 地域特色明显的明器雕塑47-51
  • (二) 明器雕塑南北风格形成51-53
  • (三) 民族交流中的明器雕塑53-55
  • (四) 民族融合中的明器雕塑55-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3
  • 致谢63-64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先艺;论中国古代雕塑的特征[J];雕塑;2003年01期

2 金维诺;秦代的雕塑艺术[J];雕塑;2003年02期

3 李政;;中国古代雕塑的意象表现[J];雕塑;2006年04期

4 田国林;凝固时空的守望——秦始皇兵马俑肖像雕塑的本土意味[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马晓琳;唐俑题材和审美风格的变化[J];美苑;1994年Z1期

6 李智;;佛教造像艺术的中国特色及美学特征[J];美与时代;2006年06期

7 周家栋;中国古典雕塑风格演变浅谈[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8 韩建武;唐代女俑与盛唐气象[J];文博;2005年02期

9 王凯;刘海英;;中国古代陶瓷雕塑的美学特征[J];中国陶瓷;2005年06期

10 郭珂;论唐三彩对中国传统造型模式的超越[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517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517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f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