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雕塑的本元思考与当代趋向

发布时间:2017-07-13 15:11

  本文关键词:雕塑的本元思考与当代趋向


  更多相关文章: 雕塑的本元 写实雕塑 视觉感官再现 图像怀疑 人与世界


【摘要】: 雕塑的本元反映出的是物质性,不是单一的图像与视觉再现,不是直观的用技术虚幻一个相似的真实,也不是语言结构下的观念,也不是抽象艺术的超然形态,而是实际存在着自身物质、空间和时间的艺术形态。 在历史范围内,雕塑的本元对以往的雕塑认知体系产生着影响与改变。雕塑不再是一个具体的材料、造型、技术能囊括的写实雕塑的再现概念。在哲学的主客体关系中,不论是东方的唯物说,还是西方的唯心说,雕塑更多呈现了真实物质性的本元,而不是一种客体的复制、视觉的虚幻物、形象的再现等。雕塑本元规律的认识超越了单一的视觉体验与图像本身,质疑始终把雕塑的想象停留在外在形象、表象、现象的西方视觉进化论的再现体系漩涡里。 思考雕塑的本元成为拓展当代艺术语言的可能。一方面雕塑的本元理解从外表的、科学的外在体系转向内在的、人本身的、历史的、社会的结构关系里,为多感官的延伸和雕塑本元直接到艺术本体提供了新的可能。它引发了空间、时间、触觉、逻辑的雕塑本元性语言探讨,使雕塑的领域逐渐与空间、多感官、人的身体体验化经验相联系。另一方面,雕塑的本来媒介形式触及到其它领域边缘的问题成为可能,对雕塑空间、社会空间、物质空间的进行着拓展,体现了雕塑的本元语言在方法论含义上的当代价值。最后,随着雕塑本元认知的不断进行,雕塑逐渐离开作为人类抒情表意的附属物功能,引发为人们关于艺术探知未知世界领域的功能趋向,使我们对艺术在当下的作用的认识同科学在当下的功能变得越来越类似,甚至在艺术中逐渐解决一些科学无法阐释到的问题。
【关键词】:雕塑的本元 写实雕塑 视觉感官再现 图像怀疑 人与世界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30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Summary5-7
  • 引言7-8
  • 一.雕塑的本元概述8-10
  • 二.主客体关系中雕塑的真实物体性10-11
  • 三.雕塑的本元在历史上的探知与逐渐离开视觉再现与写实雕塑体系11-14
  • 四.图像的怀疑成为雕塑本元思考的可能14-16
  • 五.思考雕塑本元成为拓展当代艺术语言的可能16-20
  • 六.雕塑的本元语言20-23
  • 七.雕塑本元的思考引发对艺术在当下作用的再认识23-24
  • 结语24-25
  • 注释25-26
  • 参考书目26-27
  • 鸣谢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友明;雕塑空间浅谈[J];雕塑;1995年04期

2 唐建文;雕塑空间的言说[J];美术之友;2002年04期

3 滕小松;;“反雕塑”的世纪遭遇和美学意义[J];雕塑;2007年06期

4 苗苗;;唐代中原北方地区石窟造像的艺术特征[J];华章;2011年11期

5 滕小松;;文化开放形势下的“泛雕塑”[J];雕塑;2007年02期

6 朱尚熹;;《纵深的形——朱尚熹教学雕塑随谈》(选编)[J];雕塑;2011年03期

7 金巍;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作品中的空间艺术[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滕小松;;雕塑的审美鼎立——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印象[J];雕塑;2009年04期

9 史钟颖;;关于雕塑空间的对话[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宋阳;;中西方雕塑空间差异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妍豪;孟欣;;论建筑的平面与空间[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池莉;;写作是一种愉快[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0.5)[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生泓;王专:雕塑的成长与掣肘[N];中华建筑报;2011年

2 吴霜;中国雕塑的希望在青年身上[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赵红梅;扎根黄土塑真趣[N];张掖日报;2006年

4 高照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梦想必成真[N];美术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蔡萌;艺术无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乾清;休斯敦买雕塑的钱花得值不值[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朱一平;富有生命力的石头[N];美术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矫阳;“中国面孔”是这样雕塑的[N];科技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李百灵;形式出新 服务用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记者 周舒;朱铭的人间[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宇;雕塑的本元思考与当代趋向[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王凡;试论雕塑空间的拓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闻;当代艺术语境中雕塑空间的拓展与突破[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杨轶斌;雕塑空间中压缩形态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韩毅;雕塑空间表现形式的研究和探索[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6 丁洁;中西方雕塑空间的异同比较[D];清华大学;2004年

7 郑敏;雕塑的物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8 张鹏;景观环境中的雕塑主题公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任磊;中西方雕塑空间对比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于文龙;雕塑的中国式自然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7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537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5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