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从“卡通雕塑”的盛行看我国传统泥塑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17-07-13 22:08

  本文关键词:从“卡通雕塑”的盛行看我国传统泥塑的现代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转型 雕塑 卡通 泥塑 传统工艺 造型艺术 中国传统 消费者 审美情趣 商业运作模式


【摘要】:正卡通雕塑是在"卡通漫画人物"的基础上延伸出的立体造型艺术,是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对人物、动物等对象进行塑造的艺术样式。如米老鼠等形象的立体造型就是卡通雕塑。它一出现就深受当今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这一新的造型艺术在韩国、日本刚刚流行没多久,就以极快的速度在我国盛行开来。"卡通雕塑"的盛行,给我国传统工艺——泥塑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现代转型 雕塑 卡通 泥塑 传统工艺 造型艺术 中国传统 消费者 审美情趣 商业运作模式
【分类号】:J314.7
【正文快照】: 卡通雕塑是在“卡通漫画人物”的基础上延伸出的立体造型艺术,是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对人物、动物等对象进行塑造的艺术样式。如米老鼠等形象的立体造型就是卡通雕塑。它一出现就深受当今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这一新的造型艺术在韩国、日本刚刚流行没多久,就以极快的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镇海;整体观察与整体塑造泥塑习作教学随感[J];艺术探索;1996年04期

2 隋建国;尚晓风的泥塑教学让我想到的(外一篇)[J];美术研究;2005年03期

3 马辉 ,彭嵘;重塑辉煌——论传统雕塑的中国现代转型[J];雕塑;2002年01期

4 李渊;雕塑新闻动态[J];雕塑;1997年02期

5 孙振华;雕塑在民间[J];雕塑;2001年S1期

6 ;《佛教弘化的现代转型——民国浙江佛教研究》[J];佛学研究;2003年00期

7 丁晓原;;媒体,作为中国散文现代转型的生态[J];江海学刊;2006年01期

8 宋晓霞;;“传统主义”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J];美苑;2007年04期

9 柳雅青;;论中国舞剧时空转换的现代转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张_g;;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伯然;;从实然庙会到应然庙会——传统庙会的现代转型[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宁莉娜;;论逻辑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3 费云霞;;扬州技师学院师生一卡通行校园[A];信息让生活更美好——江苏省通信行业信息化案例选编[C];2010年

4 殷勇;王元元;;智慧镇江的标志——市民一卡通[A];信息让生活更美好——江苏省通信行业信息化案例选编[C];2010年

5 姚书文;;吐鲁番出土雕塑的修复与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黄琼英;;翻译与创作:鲁迅小说篇章建构机制的现代转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陈漓;易乐平;;现代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尹芳利;;民间“泥塑”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9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小杰邋通讯员 马丽平;呼唤市区公园年票“一卡通”[N];北京日报;2008年

2 何丽静;科左后旗“一卡通”发放惠农资金1.97亿元[N];通辽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杨耀青;公交卡年底实现向城市一卡通过渡[N];西安日报;2009年

4 特约撰稿 程元清;双卡通市场良莠不齐 亟须规范[N];通信信息报;2004年

5 傅剑清;借用卡通宣传暗藏侵权风险[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6 耿欣 李强;小小一卡通能否撬动旅游大市场[N];中国旅游报;2009年

7 记者 阎红玉 通讯员 于祯山 刘少平;辽源实施优秀人才“一卡通”工程[N];农民日报;2009年

8 陈斌;“动作戏”让卡通更幽默[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顾春;中南卡通底气十足[N];人民日报;2009年

10 刘金华;卡通人物走进民兵政治教育课堂[N];辽宁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蓝;中国画现代转型两大途径的形成[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2 高玉;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田广文;“群”与“己”的嬗变[D];山东大学;2005年

4 刘延刚;陈撄宁与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D];四川大学;2005年

5 王丽娟;中国电影艺术的现代转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毛新青;刘师培与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D];山东大学;2007年

7 杨江涛;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林如;民国以来中国古书画鉴定方法与观念之转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倪铁;中国传统侦查制度的现代转型[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王f ;面对失落的文明——论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的人文主义倾向[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庆凌;论英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与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谢进川;法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及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韩斯日古楞;现代转型中的“蒙古新女性”建构[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郑蕾;建筑与雕塑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5 周晓莉;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一座纪念碑[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冰;传统的再造[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梁刚;雕塑·建筑·景观[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8 温洋;雕塑与建筑—雕塑艺术中的建筑联系[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9 苏永前;民俗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D];兰州大学;2006年

10 施红英;德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现代转型及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538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538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e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