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视野与文化冲突——关于雕塑的深度对话
本文关键词:公众视野与文化冲突——关于雕塑的深度对话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艺术 雕塑教育 城市公共空间 文化冲突 艺术家 公众参与 雕塑艺术 策展人 艺术作品 社会文化
【摘要】:正时间:5月20日下午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309会议室公共艺术视野中的"雕塑"殷双喜:今天我们讨论雕塑和公众,是个有些交叉的问题,不是单纯谈雕塑,而是与公众放在一起。雕塑有室内的、架上的、美术馆的,这类作品与绘画一样,公众需要到美术馆去欣赏它。雕塑和绘画一个巨大的差异就是绘画很少在室外摆放,
【作者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室;《中国雕塑》;《美术观察》编辑部;《美术观察》[热点述评]栏目;
【关键词】: 公共艺术 雕塑教育 城市公共空间 文化冲突 艺术家 公众参与 雕塑艺术 策展人 艺术作品 社会文化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5月20日下午中国艺术研究院309会议室公共艺术视野中的“雕塑”殷双喜:今天我们讨论雕塑和公众,是个有些交叉的问题,不是单纯谈雕塑,而是与公众放在一起。雕塑有室内的、架上的、美术馆的,这类作品与绘画一样,公众需要到美术馆去欣赏它。雕塑和绘画一个巨大的差异就是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振华;社会学的转向——公共艺术时代的艺术家[J];雕塑;2003年03期
2 萧孟;;“摆渡”公共艺术?![J];大美术;2007年02期
3 吴昊;;重视当代公共空间属性对环境雕塑创作的限定与启发[J];美与时代(上);2010年05期
4 戴胜男;;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价值[J];大众文艺;2010年10期
5 崔松涛;;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J];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启明,张大力;冬日里的和煦阳光——与张大力“对话”[J];装饰;2004年01期
7 张苏卉;包林谈公共艺术[J];雕塑;2005年04期
8 熊瑛子;;公共艺术用材思考[J];美术界;2008年01期
9 李秀勤;公共艺术的基础结构——在当代文化氛围中对公共艺术的思考[J];新美术;2002年04期
10 王中;;繁华的背后[J];雕塑;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贺;;谦谦艺术——隐藏于稻田景观中的艺术[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振羽;朱子瑜;;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的规划实践[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永涛;;论公共艺术和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4 张帆;邱冰;;失落的城市公共空间——常州旧城公共空间现状调查[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董玮玮;;基于可意象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优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徐宁;徐小东;;香港城市公共空间解读[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周有军;黄耀志;刘强;花茜;;论后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向[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保奇;;建构地区联系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三里屯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娜;白洁;;谈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边缘效应[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朱小地;;中国特色的城市动态规划理论及实践[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楠;公共艺术要“多数优先”[N];工人日报;2000年
2 美周;公共艺术不要特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许渊;让艺术融入公共生活[N];台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广告牌上的公共艺术 我们有多少路要赶[N];文汇报;2010年
5 张春莉;公共艺术应受到尊重和保护[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张坚;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N];美术报;2001年
7 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N];人民日报;2003年
8 周海涛;记录城市与自然“永远的冲突”[N];广东建设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张聆听;公共艺术,让城市更美好[N];台州日报;2010年
10 邹文;北京亟待为公共艺术整容[N];文艺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张琦;南张楼公共艺术调查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5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周祥;广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及其演进研究(1759-1949)[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李昊;物象与意义—社会转型期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1978-2008)[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赵宁;基于GI理念的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娜;由“Shadow”课题联系当前公共艺术的创作所想到的若干问题[D];天津美术学院;2008年
2 李宁;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结合与运用[D];重庆大学;2010年
3 向颖;对立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房婷婷;新媒体条件下公共艺术中的互动形式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葛筠;场所·主题与整体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6 熊若蘅;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7 姚远;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程虎;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解读[D];重庆大学;2004年
9 伍清辉;诗意安居:居住区公共艺术整体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10 郭晓颖;公共艺术视角下艺术与大众的互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4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54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