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代雕塑及其世俗性
本文关键词:浅谈明代雕塑及其世俗性
【摘要】: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社会制度比较完善,有着将近三百年的历史,社会的稳定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并出现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城市的兴起致使市井阶层的扩大,文学戏曲和哲学思想出现世俗化和平民化。明代是宋元开始的转型时期,艺术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出现了雅俗互补趣味多元的审美变化(在美学文、艺术、哲学、文学等多方面)。明代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手工艺的快速提高为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出现了大量的雕塑作品,基本可以分为:宗教雕塑仪卫性雕塑玩赏性雕塑。明代雕塑也受到世俗文化的影响,就其艺术风格,许多雕塑出现程式化和世俗化。由于市民阶层对宗教信仰的弱化,,导致宗教雕塑的衰败,但其中也有一些优秀的雕塑作品比如双林寺泥塑等。虽然和前代相比雕塑出现和蔼可亲的世俗形象,但是依然堪称是经典作品。文化中的世俗审美情趣促进了玩赏性雕塑的蓬勃发展。一些文人墨客和工艺大师也加入到创作的队伍,有些甚至进入宫廷并成为贵族的玩物。同时也影响到仪卫性雕塑中大量出现装饰性和工艺化的特点,并且缺少了前代雕塑作品中的力量和气息。
【关键词】:明代雕塑 文化 历史 世俗化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30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绪论)8-9
- 第一章 明代的历史与文化9-11
- 第一节 明代的历史背景9-10
- 第二节 明代文学与戏曲10
- 第三节 明代的哲学思想概况10-11
- 第二章 明代雕塑的概况及其主要作品11-20
- 第一节 明代雕塑分类和概况11
- 第二节 明代的宗教雕塑11-15
- 第三节 明代的仪卫性雕塑15-17
- 第四节 明代玩赏性雕塑17-20
- 第三章 明代历史文化与雕塑艺术的关系20-22
- 第一节 历史、文化和艺术之间的影响20
- 第二节 世俗文化对雕塑艺术的影响20-22
- 第四章 结论22-23
- 参考文献23-24
- 致谢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春;写“真”双林寺因揭陀[J];西北美术;2005年02期
2 傅海棠;狮城第一丛林——新加坡莲山双林寺[J];中国宗教;2005年07期
3 郑丽琴;;简化得法 和谐为美——双林寺金刚塑像的造型分析[J];美术界;2011年02期
4 丁南岚;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4年06期
5 周一渤;探访双林寺[J];台声;2005年06期
6 青闻;;华僧在新加坡创建的双林寺 新加坡政府列为古迹[J];法音;1981年02期
7 林思;;“古代雕塑博物馆”——双林寺[J];山西老年;2010年10期
8 孟晓军;;试论双林寺之自在观音像的美学特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9 郑先觉;孙兰;;论双林寺“韦驮”塑像的艺术特征[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7期
10 欧阳振宇;;昙花一现 只为韦陀——双林寺韦陀像的解析[J];美与时代(中);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安瑞生 周炜;精美彩塑双林寺[N];山西日报;2006年
2 王载;古代雕塑博物馆双林寺[N];山西政协报;2006年
3 中央美院雕塑系三年级 李晖;对山西传统建筑的一些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麦瑞;晋中胜状[N];中国旅游报;2001年
5 记者 张悦;山西尽显好风光[N];国际商报;2001年
6 宋俭邋李威威;平遥世界遗产标志揭碑[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7 ;开县级古城志之先例[N];北京日报;2002年
8 原碧霞;文化遗产叹息进行时[N];中国矿业报;2005年
9 见习记者 陈思维;平遥:彰显汉民族明清城建风范[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明明;世俗与神圣[D];云南艺术学院;2015年
2 孙尚;浅谈明代雕塑及其世俗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599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599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