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陶塑空间多维化语境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7-08-03 18:34

  本文关键词:陶塑空间多维化语境的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陶塑 造型 装饰 空间 多元化


【摘要】:陶塑相对于日用陶瓷和其他类别,更能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器”。工业的发展不仅隔离了城市与大自然,还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而陶土本身的质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温馨、自然的享受,立体的维度使陶塑更具有感染力,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撼,都成了陶塑得到更多发展的因素。 陶塑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也为其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陶塑那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漫长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陶塑逐渐被应用于其他领域。随着应用方式的扩展,陶塑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陶塑本身的发展来说,应用方式的改变给它带来的是更多的发展方向与空间。从单纯的室内应用、摆设的封闭空间中得到释放的陶塑,在广阔、开放的室外空间中汲取新的养分,.这主要表现在空间的多维度上。在这之后的陶塑不再受体量上的限制,从大到几十米至小到几厘米,纷纷出现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空间的多元化也使陶塑在各个领域内具备了更大的潜力。相较于其他材料,这种潜力主要表现在陶塑能更好的与环境融合,与人们交流,与生活对话。为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陶塑相对应的从造型设计、装饰效果、工艺手法等诸多方面上,也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改变。顺应潮流,彰显个性,成为了陶塑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陶塑 造型 装饰 空间 多元化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314.8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7
  • 第一章 陶塑的概述7-12
  • 1.1 陶塑与其“近亲”雕塑7-8
  • 1.2 影响与变化8-12
  • 1.2.1 国内外的影响8-10
  • 1.2.2 教育的影响10-12
  • 第二章 空间的多维度12-19
  • 2.1 无可抵挡的魅力12-14
  • 2.1.1 泥性的肌理美12-13
  • 2.1.2 釉料的光彩美13
  • 2.1.3 火的艺术,质的升华13-14
  • 2.2 环境需要陶塑的介入14
  • 2.3 空间的多维发展14-19
  • 2.3.1 与室内生活环境的细致融合15-16
  • 2.3.2 与室外公共环境的融合16-19
  • 第三章 空间多维化引发的变化19-27
  • 3.1 造型与装饰的多元化19-22
  • 3.1.1 造型的多样化19-20
  • 3.1.2 装饰的个性化20-22
  • 3.2 工艺的探索22-24
  • 3.2.1 烧制方法的多元与复合使用22
  • 3.2.2 综合材料的运用22-24
  • 3.3 毕业作品的设计24-27
  • 结语27-28
  • 致谢28-29
  • 参考文献29-3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0-3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根生;;全面提升产品设计水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邱岚;;回归传统——浅谈现代设计新趋势[J];安徽建筑;2011年05期

3 周雅琼;;从包豪斯重新认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王永军;孙岚;;传统灯具设计的艺术特征及其现代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赵飞;;浅析时尚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张谦;;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变通之道——古为今用、西为中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7 王先祥;;融合创新:中国现代设计的未来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刘宣琳;;文化性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张智燕;;楚纹饰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10 王春霞;;论21世纪工业设计的审美特征——生态设计引导未来发展趋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玲;吴斌;;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陶艺的民族性[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程云华;;初探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之美感[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3 陈淑光;;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杜艳艳;;平面设计的符号化设计方法研究[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杨杨;;中国风·中国韵[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6 徐进波;王娜;;绿色设计——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杨四宝;;科技推动产品设计走向绿色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杨婧;;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工业设计发展探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张建;王莹;;创新设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不竭动力[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赵利权;陈汗青;;工业设计适应性系统中的重要变革元素[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彭亮;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李志榕;从“创意”到“项目”[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军;基于功能与成本的产品艺术设计价值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吴碧波;女装品牌价值提升的设计策略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8 陈宪涛;汽车造型设计的领域任务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2009年

9 吴振韩;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与家具风格演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孔德明;造物的和谐[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培良;现代城市中的景观雕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谷晓龙;城市中小住宅室内设计方法与陈设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蒋璐璐;平面广告图形设计视觉创新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张绪海;基于女性消费行为的广告摄影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姚雯吉;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儿童中期家具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大鹏;关于现代会展设计趋势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逄敏莉;试论室内设计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补充和提升[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邵丽;海洋开发对沿海城市文化影响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陈雅群;论平面设计视觉语言中的质感之美[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15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615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f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