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谈象牙雕刻京派开脸气韵之美

发布时间:2017-08-09 01:19

  本文关键词:谈象牙雕刻京派开脸气韵之美


  更多相关文章: 京派牙雕 开脸 气韵生动 创新


【摘要】:京派牙雕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在七千年的持续发展中,已经完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牙雕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京派牙雕开脸是牙雕艺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有别于南派牙雕开脸的独具特色的风格。这种风格更多地被中国传统绘画的“气韵生动”思想所滋养,注重“形”与“神”的艺术特征。京派牙雕开脸的创造来自意象,,与“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念一脉相承。 本文介绍了京派牙雕的历史状况和美学特征,深入研究探讨京派牙雕开脸的气韵之美。从牙雕人物的比例、发髻、面部轮廓、五官等方面出发,寻找京派牙雕开脸气韵美的所在,概括总结出京派牙雕开脸的气韵之美具有区别于南派牙雕的显著特征。本人通过实践并进行经验总结,从题材、工艺、观念三个方面阐述京派牙雕开脸的气韵美在当代陈设品中的应用,为当代象牙陈设品提供一个新的方向,结合个人创作实践,对当代象牙陈设品设计的创新点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从而为当代京派牙雕艺术表现拓展思路。
【关键词】:京派牙雕 开脸 气韵生动 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1章 京派牙雕的概述6-10
  • 1.京派牙雕的历史状况6-7
  • 2.京派牙雕的美学特征7-8
  • 3.京派牙雕的开脸8-10
  • 第2章 京派开脸之气韵美10-12
  • 1.京派开脸之气韵美10
  • 2.形与神10-12
  • 第3章 京派开脸气韵美的来源12-16
  • 1.比例:主观化的形体比例关系12
  • 2.发髻:简约的发髻处理法12-13
  • 3.面部轮廓:圆润饱满的造型手法13-14
  • 4.五官:宁静出世的神情14-16
  • 第4章 京派开脸与南派开脸之比较16-18
  • 1.南派开脸的基本特征16
  • 2.京派开脸与南派开脸不同的气韵16-18
  • 第5章 京派开脸气韵美在当代陈设品中的应用18-23
  • 1.题材方面18-19
  • 2.工艺方面19-21
  • 3.观念方面21-23
  • 第6章 结论23-24
  • 参考文献24-25
  • 致谢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村青;;风格超逸 气韵生动——谈台湾画家林谋秀的画[J];艺术教育;2003年01期

2 王文奇;气韵生动与生命的艺术表达[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3 张宽武;气韵生动与人格精神[J];美术观察;2004年10期

4 赖涛;论气韵生动[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张新龙;;气韵生动与情绪结构[J];装饰;2006年01期

6 郑培凯;;气韵生动袁运生[J];美术研究;2006年01期

7 王明道;;“气韵生动”之我见[J];美术大观;2006年09期

8 陈根雄;;中国水彩画对“气韵生动”美学观念的借鉴[J];美术大观;2008年08期

9 吴柯;;谈中国画之“气韵生动”[J];美术大观;2009年07期

10 王赠怡;;论气韵生动的“技”内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顾祖钊;;气韵生动与华夏审美理想[A];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C];2005年

2 杨易禾;;气韵生动——关于音乐母语教育的思考[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王华楠;毛兵;;气韵生动对中医脉诊感悟与现代研究的启示[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绪萱;国士展示“气韵生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路怀中;关于“气韵生动”[N];西部时报;2012年

3 涂勇;“气韵生动”是画之首要[N];美术报;2012年

4 何宝立;借物达意 气韵生动[N];中国改革报;2014年

5 苏东天;形神兼备 气韵生动[N];中国文化报;2002年

6 傅京生;磊落倜傥 气韵生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孙燕明;赋予山水画气韵生动的艺术风貌[N];中国消费者报;2014年

8 ;形神兼备 气韵生动[N];北京日报;2002年

9 中国作协会员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赖廷阶;法严意放 气韵生动[N];中国艺术报;2012年

10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 李修建;从“传神写照”到“气韵生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郜宏伟;论“气韵生动”[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2 陈思渊;气韵生动[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王博;气韵生动[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4 田苗青;论中国画中“气韵生动”的有关问题[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安雅t

本文编号:642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642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6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