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西安民间泥叫叫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04:17

  本文关键词:西安民间泥叫叫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泥叫叫 工艺 特征 保护


【摘要】:传统民俗美术一直都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西安泥叫叫的研究就是对陕西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如何传承与创新是跟上当今社会步伐永远的话题。可是人们在着眼未来的同时却总是会忽略古人创作时的初心,我们呐喊传承的同时也应该一并保留下当初那一份纯粹的美好。如何用简单的工艺和随手可得的材料创造出令人快乐且具有民俗工艺美术价值的物品,值得我们思考。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叫叫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对它的保护进行研究和开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全国各地的泥塑类哨音玩具都有自己的发展之路,不乏成功者。但是我们要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就要看清现状,认清陕西西安泥叫叫的特色,提高审美认识,结合成熟技术做精做好,将陕西西安泥叫叫这项濒临灭绝的传统民俗艺术进行实践推广。并且希望借此文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陕西西安泥叫叫,为创新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让陕西西安泥叫叫得以传承的同时给予更新更具有时代特色的完美诠释。对泥叫叫的几种传说和分析每个时代其所被寄托的不同感情来阐述历史性演变,文化性演变则回归到发现其从玩具到文物再到玩具的转变,揭示人们对玩具类民俗工艺美术另外一种发现之美。同时呼吁人们回归单纯的心态,着眼于自己的设计时,最好能够将最直接的目的、本土、区域性的色彩和品位融合在一起。此外,从泥叫叫中以小见大,体味古人创作泥叫叫时的情感。制作技艺方面,本文着重研究取材泥土的意义与直立整体这种造型特点的原因,探究古代封建社会对人的束缚与压迫。泥叫叫故事源流考里面包含了泥叫叫的身世之谜、祈求圆满的心态、精神信仰的依托、下层社会的关注、祭祀礼器的用途等五个方面,我从这些方面对其进行深刻的挖掘和详细的探究,力求将泥叫叫最为原始、本质的性质意义阐述出来,并且尽量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性心理。之后的部分是文化性演变——回归纯粹,这里从两个方面对泥叫叫进行论述,首先是以小见大,泥叫叫作为民间艺术作品中的一个小小的种类,凝聚了当时手艺人们对现实生活状况的反映、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和精神世界的渴求,所以在创作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尺度、审美观念等方面都反映了传统民间文化的属性和特征。在第二部分玩具——文物——玩具里,我重新挖掘泥叫叫最初的涵义,人们在保护传承发展其的同时,似乎将泥叫叫最本质的东西忽略掉,那就是趣味性,作为玩具标识性的特点。想想小孩当初为什么要玩它,泥叫叫吸引人的地方正是在它的一系列特点中。第三部分在本文中研究的是传统模式结构表现研究,这里从泥叫叫材料特点、按子制作、塑形工艺、焙烧工艺等四方面进行论述,我在这一部分以鱼化寨杨云峰老艺人的制作流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仔细剖析观察各个环节的特点和要点,努力完整呈现泥叫叫的制作工艺流程。然后又对泥叫叫的造型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详细总结出直立、“面条人”造型、小巧、整体、简洁等五个方面,尤其创造性的将泥叫叫与古代人物画中的“面条人”造型进行联系研究,发掘创新点。最后对泥叫叫进行美学特征探究,从写意性、模式性、实用性、整体性、动态性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尽可能正确、严谨、完整的总结出泥叫叫的美学特征,力求有所开创性。第四部分中我将鱼化寨和狄寨泥叫叫进行多种形式对比,从两位传承人的情况、地区整体生产生活状况、选料原则、制作工艺、内容题材等五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有条理性的对东西两地区泥叫叫加以论述,力求能完整体现目前陕西西安泥叫叫的状况。在论文最后一部分是泥叫叫的传承与发扬,本文从泥叫叫存在的意义、发展现状、传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别进行论述,主要涵盖政府的扶持状况、培养大众对民间美术的热爱、让泥叫叫走进课堂、媒体呼吁、艺术家联合等方面。
【关键词】:泥叫叫 工艺 特征 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314.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玩物旨趣9-11
  •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1
  • 1.3 研究的内容和创新之处11-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第2章 泥叫叫故事源流考13-25
  • 2.1 泥叫叫的身世之谜13-16
  • 2.1.1 身世之一——历史遗迹13-14
  • 2.1.2 身世之二——神话传说14-15
  • 2.1.3 身世之三——生活来源15-16
  • 2.2 寄托之情引流变16-22
  • 2.2.1 原始社会的表现16-17
  • 2.2.2 祈求圆满的心态17-19
  • 2.2.3 精神信仰的依托19-20
  • 2.2.4 下层社会的关注20-21
  • 2.2.5 祭祀礼器的用途21-22
  • 2.3 文化性演变——回归纯粹22-25
  • 2.3.1 以小见大22-23
  • 2.3.2 玩具——文物——玩具23-25
  • 第3章 传统模式结构表现研究25-37
  • 3.1 泥叫叫的工艺制作方法25-30
  • 3.1.1 材料工艺25-26
  • 3.1.2 按子26-27
  • 3.1.3 塑形工艺27-29
  • 3.1.4 焙烧工艺29-30
  • 3.2 泥叫叫造型特征分析30-33
  • 3.2.1 直立30
  • 3.2.2 “面条人”造型30-31
  • 3.2.3 小巧31
  • 3.2.4 整体31-33
  • 3.2.5 简洁33
  • 3.3 探究泥叫叫的美学特征33-37
  • 3.3.1 写意性33-34
  • 3.3.2 模式性34
  • 3.3.3 实用性34-35
  • 3.3.4 整体性35-36
  • 3.3.5 动态性36-37
  • 第4章 鱼化寨和狄寨泥叫叫对比研究37-43
  • 4.1 鱼化寨娃娃哨37-39
  • 4.2 狄寨白鹿原泥叫叫39-41
  • 4.3 两地差异性比较41-43
  • 第5章 泥叫叫的传承与发扬43-47
  • 5.1 政府的扶持43-44
  • 5.2 培养大众对民间美术的热爱44-45
  • 5.3 让泥叫叫走进课堂45
  • 5.4 泥叫叫再设计45
  • 5.5 媒体呼吁45-46
  • 5.6 艺术家联合46-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3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3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晓丽;中国传统“太阳纹”视觉艺术符号探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722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722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d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