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身后的雕塑材料
发布时间:2017-08-29 06:20
本文关键词:图像身后的雕塑材料
【摘要】: 雕塑材料对于雕塑来说,就像身体对于一个人一样重要,它不仅是雕塑形体的依托,更是雕塑观念的承载。而另一方面,雕塑的意图必须通过有效的传播才能实现。从语言统治时代,到书写统治时代,再到当今视觉图像统治的信息时代,雕塑的主要传播方式跟随历史的发展一直都未停止过改变。在媒体发达和信息爆炸的今天,直接的现场欣赏逐渐被间接的快速读图替代。在这一看似更加迅速便捷的变化中,雕塑材料的美感与意义却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了。本文基于雕塑材料在当今视觉文化时代面临的这些传播环境特点,分析了雕塑材料的信息通过媒介传播的现状,提出了雕塑材料传播在当代面临的问题,并对雕塑材料的传播及当今传播特征下雕塑材料的应用进行反思。
【关键词】:雕塑材料 传媒 传播 图像时代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305
【目录】:
- 论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一、材料和传播对于雕塑的重要性6
- 二、雕塑传播方式和雕塑材料的演变历史6-11
- 1、与语言统治时期相对应的是神学和偶像7
- 2、与书写统治时代相对应的则是美学与艺术7-8
- 3、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今天我们都处于视觉占主导性的“图像社会”中8-11
- 三、雕塑材料在当今视觉文化时代面临的传播环境11-15
- 1、当代文化的视觉化倾向11-12
- 2、当代社会信息必须借助媒体才能展开有效的传播12-13
- 3、信息不在"传播文化传播膜"者即"不在场"13
- 4、雕塑材料审美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面临的问题13-15
- 四、有关雕塑材料的信息通过媒介传播的现状分析15-28
- 1、当前雕塑主要是通过影像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15-26
- (1)图像部分的问题和传播情况及分析15-22
- (2)文字(讲解)部分的传播情况及分析22-26
- 2、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26-28
- 五、对雕塑材料传播现状的反思28-30
- 附录30-31
- 参考文献3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刁伟;时代特征的感性物化[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李帅;雕塑作品中材料运用与独特艺术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1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751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