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
本文关键词:雕塑家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
【摘要】:德国雕塑家威廉·莱姆布鲁克(Wilhelm Lehmbruck,1881-1919),自20世纪以来,一直被誉为西方国家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 他一生短暂,生命后半段不幸遭受“间歇抑郁症”的困扰,,但丝毫不影响他对雕塑的热衷。 莱姆布鲁克内心世界通过他的雕塑作品真实的流露出来,在他三十九年短暂的生命中,没有停止过对雕塑的创作与探索,不同时期不同形式,都看到他的内心所向,无时无刻的散发着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威廉·莱姆布鲁克 雕塑 内心世界 真实流露
【学位授予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305;K835.16
【目录】:
- 提要5-6
- Abstract6-8
- 导言8-9
- 第一章 雕塑家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9-12
- 1.1 雕塑家通过雕塑作品表现内心世界9-10
- 1.2 欣赏者通过雕塑作品与雕塑家对话10-12
- 1.2.1 雕塑的选材10
- 1.2.2 雕塑的形体语言10-11
- 1.2.3 雕塑的材料语言11-12
- 第二章 威廉·莱姆布鲁克艺术历程中的作品特征12-21
- 2.1 在不断探索当中寻找自我12-13
- 2.2 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站着的女人》13-14
- 2.3 成熟了的风格:拉长了的人像14-16
- 2.3.1 《单膝跪地的女人》15
- 2.3.2 《站立的男青年》15-16
- 2.4 战争带来的改变:建筑感超越了细节16-19
- 2.4.1 《跌倒的男人》17-18
- 2.4.2 《坐着的男青年》18-19
- 2.5 精神性的抒发《思想者头像》、《祈祷的女孩》19-20
- 2.6 故事“从新开始”《母与子》20-21
- 第三章 威廉·莱姆布鲁克的艺术贡献21-23
- 3.1 威廉·莱姆布鲁克通过作品表现个人精神21
- 3.2 创造了独特的雕塑形式语言21-23
- 3.2.1 莱姆布鲁克雕塑形式语言的承接性21
- 3.2.2 莱姆布鲁克雕塑形式语言的开创性21-23
- 结语23-24
- 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鹤;;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J];美术学报;1998年01期
2 张小失;;丢失的玩具[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2001年03期
3 ;日本举办著名雕塑家南京大学吴为山教授作品展[J];艺术市场;2005年05期
4 范迪安;;吴为山雕塑的价值[J];艺术评论;2006年06期
5 安东尼·司顿斯;;吴为山教授的雕塑[J];民族艺术;2006年02期
6 本刊记者;;泛?雕塑?泛雕塑?——2007泛雕塑艺术展解疑[J];雕塑;2007年02期
7 李庄驰;;神与形的完美结合——浅谈中国唐、宋时期雕塑[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5期
8 华山;;“中国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成立侧记[J];中华文化画报;2010年09期
9 倪仁;;著名雕塑家周轻鼎教授逝世[J];新美术;1985年01期
10 霍波洋;;七届美展雕塑作品观感[J];美苑;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贵;;漫谈GRC与雕塑[A];纤维水泥制品行业纤维增强水泥及其制品论文选集(1)(1960~2009)[C];2009年
2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宋建华;;建筑雕塑结合论[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4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5 张宝贵;;漫谈装饰混凝土的创新与发展[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6 刘向娟;;观念性——中国当代雕塑现象研究[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月;;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活动暨中国李白学会(筹)成立大会记事[A];李白学刊(第一辑)——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C];1987年
8 李海敏;;适应时代发展,争做合格家长,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9 金元浦;;北京奥运 城市景观 公共艺术[A];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08·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10 王益兰;;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磊;做“有意义”的雕塑[N];美术报;2008年
2 严长元;当代雕塑亮出“中国姿态”[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蔡萌;艺术无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李中良 王东;增强文气 提高名气 繁荣商气[N];长春日报;2011年
5 黄园娟;中国雕塑不能丢掉“根”[N];洛阳日报;2008年
6 余幼墨;吴信坤:20年“刻”出海外路[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骆会欣;中国雕塑企业有了“娘家”[N];中国花卉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严斌;“五朵金花”年内要建5个艺术村[N];成都日报;2007年
9 记者 王宇;“百分之一文化计划”稳步推进[N];台州日报;2006年
10 记者 王晖邋实习生 王春丽;中国中青年雕塑家作品展在郑大开幕[N];河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刘立彬;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孙璐;与环境共舞的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孙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冯莎;艺术在别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李研;切利尼:金匠、雕塑家、作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帕孜来提·努热合买提;维吾尔现当代作家祖农·哈迪尔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9 钟祥;论南唐诗[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魏新俊;亨利·詹姆斯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及其影响[D];河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南;雕塑家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D];鲁迅美术学院;2013年
2 王静;从女性雕塑家的视角出发[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3 苗鹏;戈壁、黄河、母亲[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4 王明妍;女性主义艺术中起着先锋主导作用的女性主义雕塑[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曾华;试论反法西斯战争雕塑题材的主要艺术语言[D];重庆大学;2007年
6 王汀;大学校园雕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7 孙湘晖;湘潭城市广场雕塑艺术地域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龚芸;关于雕塑的符号思考[D];重庆大学;2007年
9 肖长生;论中国古代雕塑的线条[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10 常洁;当代雕塑材料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本文编号:836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36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