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汉代石刻的浮雕技法在装饰作品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12 23:45

  本文关键词:汉代石刻的浮雕技法在装饰作品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汉代石刻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浮雕技法


【摘要】: 汉代石刻艺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毕竟是已经尘封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触及不到的艺术,只有在博物馆甚至是考古界才会听到这样的词汇,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将这样古老而悠久的艺术“古为今用”,在汲取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改变其材质等,使之更为人性化,更加的贴近现实生活,为现代生活创作出更多的艺术价值。 面对复杂的汉代艺术门类和蔚为大观的艺术品,从代表性的艺术门类和代表性的作品入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即便同一个艺术门类,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也是不平衡的,而汉代石刻艺术便是最能代表汉代造型艺术的成就和特点的艺术门类。 本文研究的具体方法是,将立足于对具有代表性的汉代石刻艺术作品的掌握、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立足于艺术学角度,结合当时书籍资料中的有关汉代石刻艺术理论进行解读。从历史背景、艺术风格、艺术作品等多方面对汉代石刻艺术进行整体研究,由形象直观到抽象概括,进而对汉代石刻中的浮雕技法展开研究。并试图归纳出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综合研究有利于打通不同艺术形式的界限,从而解决单向研究所忽略的一些问题。最后再将从中所得一丝不苟地运用到现代的装饰艺术中,运用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其个性化的东西。 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古文化艺术形式可以与现代装饰作品很好的结合,原本生硬的艺术形式亦可以变得生活化、平民化,甚至可以是高层次的存在。当我们将装饰作品置于生活中时,作品本身对环境赋予了文化意义,而且从形式上还会使人产生美的感受,其中所包含的的意义是需要观者去体味的,甚至能够引起人们感情上产生共鸣和心灵上的沟通,并由感情进到情理。所以,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进行领域更为广泛的古文化艺术的研究,从而更多、更深入地融入到中华民族古文化中去,将中国传统艺术继续不断地传承下去。
【关键词】:汉代石刻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浮雕技法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3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1 汉代石刻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10-12
  • 1.1 汉代石刻的历史背景10
  • 1.2 汉代石刻的主要内容10-11
  • 1.3 汉代石刻的特点11-12
  • 2 汉代石刻的艺术风格12-15
  • 2.1 汉代石刻的构图方式12
  • 2.2 汉代石刻的造型特点12-13
  • 2.3 汉代石刻的彩绘技巧13-14
  • 2.4 汉代石刻的雕刻技法14-15
  • 3 浮雕探究的详细内容15-18
  • 3.1 浮雕的概念和特征15-16
  • 3.2 浮雕的形态16-17
  • 3.2.1 高浮雕16
  • 3.2.2 浅浮雕16-17
  • 3.3 浮雕的发展17-18
  • 4 浮雕技法于装饰作品中的摸索运用18-24
  • 4.1 陶艺18-19
  • 4.2 绗缝19-21
  • 4.3 纤维艺术之综合材料21-24
  •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2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26-27
  • 致谢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玉生;;唐陵石雕——鸵鸟刍议[J];画刊;2008年09期

2 刘渊临;四川德阳石刻艺术墙观感[J];文史杂志;1995年03期

3 卫琪;简论神道石刻的艺术特色[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赵洪军;;漫谈麒麟[J];江苏政协;2007年12期

5 曾竹韶;宋陵石刻艺术[J];美术研究;1980年04期

6 慕容;神奇壮观的石刻艺术——玉树勒巴沟石经山巡访记[J];中国土族;2001年03期

7 刘京游;;石刻艺术之都——洛阳[J];中国书画;2004年12期

8 宋先世;;水族墓群石刻艺术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土呷;;察雅石刻[J];西藏艺术研究;1991年03期

10 野牧;;唐卡与彩绘石刻艺术[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刻坊”科普实验活动策划书[A];博物馆社会教育[C];2006年

2 王阔海;;问渠哪得清如许——对古汉画石刻艺术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化思考[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静敏;;话语衔接与修辞格[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4 董亚巍;;试论古代铜镜镜面凸起的成因及其相关问题[A];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湖北 荆州)论坛文集[C];2007年

5 耿占军;田军;;试论长安斗门汉牛郎织女石刻像的艺术价值[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曰琏;;四川芦山东汉石刻及其画像配置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荣光;;“浮雕法”教学初探——从大学低年级日语教学谈起[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8 ;保护性开发,合理性利用,拓展性创新——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关于丹阳齐梁文化旅游景区规划建设的构想与实施[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宋震昊;;丹阳地区南朝帝陵石刻艺术的前源问题——试论汉代有翼石兽对南朝帝陵石兽的影响[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范小平;;四川崖墓石刻人像造型艺术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西藏的石刻艺术——岗巴乃甲切木石窟[N];日喀则日报;2009年

2 郑文华;石刻艺术的变迁[N];陕西日报;2000年

3 郑丕明邋弥卫国 梁正;陕西首届石刻艺术节落幕[N];西部时报;2008年

4 郑文华;药王山摩崖造像艺术[N];铜川日报;2009年

5 梁文;西安碑林石刻艺术馆开工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裴蕾;拱洞中,艺术家的特别奉献[N];四川日报;2009年

7 苗连贵;走进宝顶大佛湾 感悟大足石刻精粹[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郭青;西安碑林石刻艺术馆开工建设[N];陕西日报;2008年

9 赵富海;永恒的岁月印证[N];郑州日报;2008年

10 邢克;北京五塔寺——尘嚣世界的一杯清茶[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雅梅;南宋川南墓葬石刻艺术与计算机图像识别应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蔺宝钢;当代城市雕塑建设评价机制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岳红记;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4 薛拥军;广式木雕艺术及其在建筑和室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菲之;汉代石刻的浮雕技法在装饰作品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丰海滨;济宁地区汉代石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王洪汀;唐代顺陵石刻中走狮形象分析[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4 王海军;平面几何图案浮雕机CAD软件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5 严素蓉;基于图像建模与绘制方法的图像浮雕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5年

6 郑盈盈;基于点模型的浮雕提取与数据处理[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汤正翔;基于三角网格的浮雕曲面编辑和粘贴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卡拉拉 巴卡吉卡;非洲艺术与浮雕艺术的陶瓷表现性研究——兼论陶瓷浮雕与环境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9 匡平;家具浮雕CAD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10 马毅;三维浮雕CAD/CAM软件系统开发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40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40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f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