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雕塑变革中的趣味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7:43
本文关键词:现代雕塑变革中的趣味形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雕塑的趣味 现代雕塑的变革 形式感 色彩 环境的开放
【摘要】: 20世纪是一个各种文化观念交织与冲击的时代,新的意识思潮、艺术流派不断涌现,在这种局面下,现代雕塑受到各种审美观念的影响,不停的进行着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与重建,新的形式、新的表现语言、新材料的使用等等层出不穷,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美多元化,艺术市场的逐渐完善,大众文化逐渐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成为主流,“有意味的形式”使得当代的审美思维进一步得以解放,让更多人在这个时代拥有权利参与理解艺术的神圣。 现代雕塑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当仁不让的成为审美趣味变革的有力执行者,因此,能否使雕塑的个性通俗化,大众化,趣味性更强,与观赏者产生共鸣,缓解社会个体生存压力,就成为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国内众多雕塑家在利用现代雕塑的形式法则、前沿材料等艺术手段挖掘雕塑的趣味性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引起广泛争议的“有趣味的”雕塑作品,如,金峰引发争议的作品《孔子哭了》、隋建国的《梦魇》等等,这一方面说明了艺术赏赏者对雕塑作品鉴赏水平和审美要求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雕塑创作者对雕塑作品在使用现代雕塑变革中被重新归纳与阐释的雕塑艺术语言进行“有趣味的”雕塑创作方面存在一定的歧义和误解,而如何理解和解决该问题则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重点。 本文从现代雕塑变革的视角出发,就现代雕塑的变革中被重新归纳和演绎的新形式、新观点与“有趣味的”雕塑之间的有机联系入手,通过对雕塑趣味性的基本概念重新阐释以及对现代雕塑的变革特征进行总结,论述了在现代雕塑一系列变革中出现的形式转换、新色彩的应用方式、现代科技推动下前沿材料的应用、现代雕塑环境的开放性等问题,研究得出现代雕塑的造型法则、色彩规律、新材料等基本艺术手段的使用要素和应用方法,使在“有趣味的”雕塑创作研究中现代雕塑的趣味意义与观赏者之间得到更好的契合。
【关键词】:雕塑的趣味 现代雕塑的变革 形式感 色彩 环境的开放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雕塑趣味形态概念综述12-21
- 1.1 关于"审美趣味"的界定12-17
- 1.1.1 "趣"在"审美趣味"内涵中的升格12-14
- 1.1.2 艺术的正常趣味与反常趣味14-17
- 1.1.2.1 正常趣味—符合公共理想的审美判断15-16
- 1.1.2.2 反常趣味—艺术本体中反叛性的因素16-17
- 1.2 雕塑的趣味17-19
- 1.3 其它艺术形式的趣味表现19-21
- 第二章 现代雕塑趣味形态多样化的动力——西方现代雕塑变革21-26
- 2.1 西方现代雕塑变革的形成背景21-22
- 2.2 西方现代雕塑变革的特征22-23
- 2.2.1 形式语言的调整22
- 2.2.2 材料的多样性与新材料的应用22-23
- 2.2.3 空间的开放23
- 2.3 现代雕塑趣味地位的提高与现代雕塑变革23-25
- 2.4 雕塑趣味形态的延续25-26
- 第三章 现代雕塑的构造方式与情趣意味26-34
- 3.1 重复与渐变26-27
- 3.2 对比与省略27-29
- 3.3 膨胀与反凹29-30
- 3.4 适合与融合30-31
- 3.5 解体与再建31
- 3.6 夸张与变形31-34
- 第四章 现代雕塑的色彩与情趣意味34-41
- 4.1 色彩的象征性与作用35
- 4.2 色彩的外观形态35-36
- 4.3 色彩的和谐与变化36
- 4.4 形体与色彩36-37
- 4.5 色彩与空间37-38
- 4.6 现代雕塑的色彩运用38-41
- 4.6.1 材料本色的利用38-39
- 4.6.2 人工色彩的运用39
- 4.6.3 有色灯光的色彩的运用39-40
- 4.6.4 利用反射物体获取自然环境的色彩40-41
- 第五章 现代雕塑的材料应用与情趣意味41-59
- 5.1 现代雕塑的单一材料应用42-46
- 5.2 现代雕塑的综合材料应用46-59
- 5.2.1 光雕塑50-52
- 5.2.2 活动雕塑52-59
- 第六章 环境的开放性59-67
- 6.1 现代雕塑的空间表现观念59-60
- 6.2 现代雕塑注重和自然的融合60-62
- 6.3 现代雕塑注重和城市环境的结合62-67
- 6.3.1 雕塑的使用情境及作用62-63
- 6.3.2 互动性公共雕塑63-67
- 6.3.2.1 互动性公共雕塑的范围界定64
- 6.3.2.2 互动性公共雕塑的情趣意味64-67
- 第七章 对当前中国雕塑的启示67-69
- 结论69-70
- 参考文献70-71
- 图片说明71-73
- 毕业创作73-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作品情况76-77
- 致谢77-7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巧愚;城市环境中儿童题材雕塑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9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8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