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论木雕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及装饰性

发布时间:2017-09-21 02:24

  本文关键词:论木雕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及装饰性


  更多相关文章: 室内环境 木雕 艺术性 装饰性


【摘要】:室内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人们越来越注重室内空间的舒适性和装饰性。木雕是通过木材进行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反映人的思想情感、从而可以烘托室内的艺术氛围和提升室内空间的装饰性品位,同时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视觉审美感受。 本文首先从对木雕概念的探究入手。传统观念认为木雕是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以造型形象和空间形式反映现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的艺术倾向,突破传统的三维的静态的形式,朝向多维时空形象方面的探索。室内环境艺术是由多种艺术形式组合成的综合体,也就是表现性艺术和再现性艺术的结合。木雕的介入并不能改变室内空间的客观尺度。但木雕可以根据实际空间的需要对空间自身的缺陷加以装饰,对空间单调乏味加以装饰。木雕对环境空间增添的视觉效应,加深了环境空间给人的印象,同时对环境空间进行了美化。 木雕具有艺术性和装饰性。如果单独看待一件木雕作品,那么它表现出更多的是艺术性,是艺术家思想的表达;如果将木雕放入室内环境中,则表现出较强的装饰性。木雕的艺术性通过具象写实、抽象、意象等表现手法得以充分表达出来,而木雕的装饰性则与体积语言因素相关,通过造型、色彩、肌理得以体现。 木雕可以起到分隔室内空间和强化室内环境风格的作用。室内的一次空间已由建筑加以限定,通过木雕作“软分隔”不但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层次感还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装饰性同时对室内环境风格加以强调。 木雕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有着较长的历史,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需求,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木雕艺术的创作正面临着从形式美到艺术美的发展。傩面具及一些民间木雕,都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对木雕的艺术语言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探讨,以期在今后的木雕创作和室内设计中能恰当地运用,从而探寻出当代木雕艺术语言的特点及其规律,并进一步增进了我们对木雕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认识,从而为室内环境艺术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室内环境 木雕 艺术性 装饰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31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2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研究现状10
  • 1.4 研究内容10
  • 1.5 研究方法10-12
  • 2 相关概念12-17
  • 2.1 木雕的概念12-13
  • 2.1.1 木雕的特点12-13
  • 2.1.1.1 木材的选择及局限性12-13
  • 2.1.1.2 木材的缺陷在雕刻中的处理13
  • 2.2 室内环境艺术的含义13-17
  • 3 木雕的艺术性和装饰性17-42
  • 3.1 木雕的艺术性17-27
  • 3.1.1 艺术及艺术品的认知17-19
  • 3.1.2 木雕的表现手法19-27
  • 3.2 木雕的装饰性27-42
  • 3.2.1 木雕语言的基本因素28-35
  • 3.2.2 具有装饰意味的构图结构35-42
  • 4 木雕与室内环境的关系42-52
  • 4.1 木雕对室内空间的作用42-49
  • 4.1.1 木雕可以加强并赋予空间含义42-48
  • 4.1.2 木雕可以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48
  • 4.1.3 木雕可以强化室内环境风格48-49
  • 4.2 木雕与光环境49-52
  • 4.2.1 光环境与木雕取位50
  • 4.2.2 光环境与木雕造型50-51
  • 4.2.3 光环境与木雕色彩51-52
  • 5 民间传统木雕在室内装饰中的运用52-59
  • 5.1 传统木雕形式美到艺术美的思考52-56
  • 5.2 傩面具的装饰性56-57
  • 5.3 民间木雕的装饰效果57-59
  • 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5
  • 附录65-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培一;中国木雕艺术的领军人物——陆光正[J];雕塑;2005年02期

2 苏伏涛;天工人可造 人工天不如──滇南民居的一类木雕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1995年03期

3 都一兵;;黄杨之美——王家黄杨木雕学派作品展观感[J];浙江工艺美术;1996年03期

4 田惠民;;试论山西民居的木雕艺术[J];文物世界;2005年06期

5 马勇;;股市跌跌不休 木雕红红火火[J];艺术市场;2008年11期

6 周琦 ,丁苗;汤春甫与天台山木雕艺术[J];东南文化;1994年02期

7 孙振华;触觉·木质·心境——关于魏华的木雕艺术[J];艺术界;1996年06期

8 杨成寅;;王凤祚木雕艺术学派的成就和发展前景[J];浙江工艺美术;1996年03期

9 葛公尚 ,李桂钧;闻名遐迩的非洲乌木雕艺术[J];中国民族博览;1997年02期

10 杨成寅;;王笃芳木雕艺术之路[J];浙江工艺美术;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丽娟;;石市竹木雕艺术之乡调查与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刘建平;胡耀红;詹益腾;;国外三价铬电镀的研究与发展[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五届表面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韩书梅;翟叙;;议当今装饰性镀层[A];2001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马保国;董荣珍;朱洪波;李晓军;;高性能彩色固化剂的耐久性研究[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5 马仁华;何为慧;韩磊;宫崇高;;塑化标本装饰性支架造型设计[A];山东解剖学会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姜淑梅;;花式线与装饰性面料的开发[A];第十一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雯萱;;试论永丰现代民间绘画的装饰性[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赵金祥;许井全;;粉末涂料在散热器上的技术应用[A];第十二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珊;;试论牙、木雕艺术品的收藏保管[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吴青林;;关于色彩艺术的一点思考[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全东;珠光膜的性能、特点及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6年

2 旭辉;书房的设计与装饰[N];中国建设报;2007年

3 河南 王素军;两类装饰用灯带[N];电子报;2008年

4 董观秀 胡中 严俊(作者单位为国家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性汽车涂料课题组);水性汽车涂料存在问题及对策[N];中国化工报;2005年

5 张参忠 合肥参中工艺木雕厂;浅谈木雕艺术[N];安徽经济报;2009年

6 王月良 司建忠;艺术·文化·财富[N];河北科技报;2009年

7 记者 李天池;群力新区中国木雕艺术展览馆设计完成[N];黑龙江日报;2009年

8 记者 朱秀敏;首届漳台根木雕艺术精品展开幕[N];闽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马洪超 齐平 庞彩霞 魏永刚;潮州木雕:艺苑有奇葩 妙手巧雕琢[N];经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吕晓扬;潮州木雕在生产性保护方面成效显著[N];潮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薛拥军;广式木雕艺术及其在建筑和室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陈道义;古代汉字书法装饰之道[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李俊;西藏阿里普兰科迦祖拉康门雕释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4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陈欣;几种常见民族乐器演奏音高测定及相关律学等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6 顾迎庆;中国人物画造型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7 钱仁平;1/4音作曲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8 蓝泰华;福建汀州(长汀)客家传统民间美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毅;论木雕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及装饰性[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宪伟;试论水彩画表现中的装饰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厚清;论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装饰性特征[D];苏州大学;2008年

4 黄河;宋杂剧绘画的装饰性特征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晶晶;现代装饰画的表达理念及应用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高峰;黑白之间的对话[D];山西大学;2007年

7 郭晨;唯美一些又何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郑晓静;中国人民解放军礼服服饰的装饰语言探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张蓓贝;中国传统壁画色彩的装饰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顾燕;装饰性与绘画性的关系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891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91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2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