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
本文关键词: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
更多相关文章: 雕塑艺术 感染力 雕塑风格 风格特征 气场 涵蕴 屈伸 情感 材质 中国现代
【摘要】:这气场的存在,使得中国雕塑的感染力量—情感辐射、先声夺人、涵蕴沁心,看不到体积、材质、手法,恍惚窈冥,只有无可抵御的感染力量,它聚散、氤氲、升降、屈伸、浩浩然充塞于天地之间。
【关键词】: 雕塑艺术 感染力 雕塑风格 风格特征 气场 涵蕴 屈伸 情感 材质 中国现代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中国传统雕塑风格大致分为八种风格类型:原始朴拙意象风、商代诡魅抽象风、秦俑装饰写实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宋代俗情写真风、帝陵程式夸张风和民间朴素表现风。通过对中国雕塑八种类型风格特征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雕塑的精神特征是神、韵、气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海;;对当前文艺工作弘扬民族文化缺位的思考[J];理论学习;2010年02期
2 王艳素;;试析英汉广告的句式共同点[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1期
3 王晓萍;;浅谈音乐为舞蹈之灵魂[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李金晶;;钢琴基本功的训练——听常桦老师讲座有感[J];民族音乐;2010年01期
5 佐丹;;军旅题材影视作品与蒙太奇[J];现代交际;2010年02期
6 郑烨彬;;汉唐雕塑风格比较及其在社会意识上的体现[J];艺苑;2010年01期
7 柯扬;;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传统之“意”、时尚之“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3期
8 奚晓;;汉字在平面设计表现中的独特魅力[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3期
9 张君;;平面设计也谈“意境”[J];知识经济;2010年03期
10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届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展选登[J];建筑;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蔚波;;略论河南古代陶猪圈建筑雕塑艺术[A];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C];2009年
2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潘铁骊;张守峰;扈荣良;;几种理化因子对狂犬病病毒BD06分离株感染力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潘铁骊;张守峰;扈荣良;;几种理化因子对狂犬病病毒分离株感染力影响的再检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天翼;;京剧扮装是一种特殊的美术造型方式[A];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起文;;论“灯光雕塑”[A];海峡两岸第十三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6年
7 刘向娟;;观念性——中国当代雕塑现象研究[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郭亚男;;现代城市雕塑的色彩空间[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雷金铭;胡铭;;不同金属合铸器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刘军;教师要充当“领头兵”[N];中国体育报;2010年
2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永全;俄纪念乌兰诺娃诞辰100周年[N];光明日报;2010年
3 李军;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0年
4 本报记者 陈柯江;乐山自贡手牵手 花灯璀璨靓嘉州[N];乐山日报;2010年
5 宫玉郡 余怡;新兵思想政治教育“三字经”:易懂、易学、易读[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0年
6 杨;全面推进报业集团创新发展和谐发展[N];太原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张祥寅 陈洪亮;汶上旅游后发崛起跨越发展[N];济宁日报;2010年
8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 郝振省;重视对出版文化理性问题的研究[N];光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杨颖慧;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浸润学生心灵[N];嘉兴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李亦恩;推进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开展[N];岳阳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达;中国当代人体雕塑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任磊;中西方雕塑空间对比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苏子格;中国传统写意精神在雕塑中的表现与运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楠;中国当代雕塑色彩运用探索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杨占丽;时代灵魂的塑造者[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6 王威;论佛教雕塑东来以后造像造型的根本变因[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于洋;论艺术作品中的视觉张力体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旭东;初论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符号化倾向的原因[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顺;环境雕塑艺术的美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余小丽;论陶瓷雕塑介入公共环境艺术[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904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90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