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个性化创作的情感诠释
本文关键词:雕塑艺术个性化创作的情感诠释
更多相关文章: 雕塑 个性创作 情感 诠释 艺术作品 文化内涵
【摘要】:自从人类社会存在以来,雕塑艺术就是整个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远古时期先民们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雕塑艺术也作为祭祀信仰、表达自身情感的体现方式或表达形式而得以发展至今。它在不同时代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有不同的演绎。各时期的雕塑作品都能展现出大自然在它们身上的痕迹,展示出人赋予作品的情感,艺术作品加强了人与自然的契合。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 雕塑 个性创作 情感 诠释 艺术作品 文化内涵
【分类号】:J304
【正文快照】: 雕塑的个性化创作过程是对艺术家体力与技艺的考验过程,更是个人性格、思维和精神品质注入作品的过程。也就是说,身处客观世界中的雕塑艺术家,是否对客观世界的种种信息进行了理解,并在理解过后能否升华成一件耐得住推敲的艺术作品。一名艺术家,如果对自身所处的客观世界和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宇;;欧美雕塑公园的三种类型与功能[J];美术观察;2010年02期
2 赵书波;;侵权还是合理使用——雕塑复制图画问题的法律分析[J];装饰;2010年02期
3 林梓波;;当代雕塑泛化与批评向度的建构[J];艺术探索;2010年01期
4 林奇辉;;奇特的墓碑[J];学习博览;2010年03期
5 ;写意雕塑[J];新语文学习(初中版);2010年Z1期
6 许前哨;;雕塑与建筑[J];魅力中国;2010年05期
7 滕小松;;雕塑草稿的原创性[J];雕塑;2010年01期
8 孙今冬;;平常中见哲学思考——逄峰雕塑欣赏[J];上海艺术家;2010年01期
9 王兴华;王雅卓;;由“像”到“象”——从19世纪以来西方几位雕塑家艺术风格演变谈起[J];文艺争鸣;2010年06期
10 大卫·B·迪林格尔;翟晶;;阿尔伯特·维恩:美国现代主义者[J];世界美术;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贵雄;;根艺的形与神[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童银舫;;“让我沉默于时空”——忆袁可嘉先生[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宝贵;;漫谈装饰混凝土的创新与发展[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4 张宝贵;;漫谈装饰混凝土的创新与发展[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6 金元浦;;北京奥运 城市景观 公共艺术[A];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08·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7 赵丽辉;;关爱民族学生——为了一切学生[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梁国科;;师德——班主任素质的灵魂[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9 谭德睿;;中国艺术铸造新进展[A];第五届中国有色合金及特种铸造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阮庆贺;;当好五种角色 塑造校园文化——一个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韵;国博孔子青铜像谁设计?著名雕塑家吴为山[N];光明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李韵;国博孔子青铜像谁设计?著名雕塑家吴为山[N];光明日报;2011年
3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孟迷;孔子是中华文化的泰山[N];深圳特区报;2011年
4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文化学者 肖鹰;大理石的愤怒[N];光明日报;2011年
5 肖鹰;人体艺术的美学三变[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董云平;做“大象”般雕塑家[N];黑龙江日报;2010年
7 陈履生;杨英风“回到中国”的经验[N];美术报;2010年
8 记者 张霖;城雕《黄河母亲》被晋鲁两地“克隆”[N];甘肃经济日报;2010年
9 记者 朱凯;南京雕塑家作品成首届青奥会主题雕塑[N];南京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刘成根;邓小平与哈默博士铜像在朔州正式落成[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蔺宝钢;当代城市雕塑建设评价机制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睿;公共雕塑媒介中水的当代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吕迪;试论公共雕塑的情感传达[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魏达;中国当代人体雕塑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任磊;中西方雕塑空间对比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王静雯;雕塑场——雕塑的场所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帆;长株潭城市雕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丁凯;浅谈西方近现代写实雕塑语言[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8 王振宇;雕塑的本元思考与当代趋向[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9 戚家海;体制与创作[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王兴亮;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城市雕塑创作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17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917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