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论滑田友雕塑语言的形成及特色

发布时间:2017-09-25 19:10

  本文关键词:论滑田友雕塑语言的形成及特色


  更多相关文章: 滑田友 现代雕塑 情感诉求 融中冠西


【摘要】:滑田友作为第一批留法学习西方雕塑的艺术家,被誉为中国现代雕塑艺术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出国留学前滑田友是有修复江苏角直保圣寺罗汉像的经验的,这段经历为他日后雕塑作品风格的形成造成了极大影响。在修复的过程中,滑田友对中国传统画论的“六法”有了深刻研究与感悟,升华了对“六法”的认识。滑田友是一位颇具民族自豪感的艺术家,在出国留学后并没有抛弃中国传统的艺术理论,而是将深刻认识了的传统画论挪用到了雕塑技巧中。在留学期间滑田友生活艰苦,但仍然孜孜不倦对艺术的追求。他的学习课堂不仅限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雕塑工作室,还存在于巴黎的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罗丹博物馆。罗丹代表着西方雕塑史上的第三座高峰,通过数百次的参观学习,滑田友发现了罗丹雕塑作品中与“六法”相通的原理。滑田友的雕塑作品融合中西、贯通古今,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雕塑语言。很多哲学家都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是情感流溢的,经历过艰苦的生活、动荡的时局,滑田友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饱满的情感塑造在自己的雕塑作品中,使他的作品极具感染力与生命力。兴起于3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主流是写实雕塑,滑田友的作品也主要是运用了写实的表现形式。雕塑作品《轰炸》、《农夫》等标志着滑田友雕塑艺术语言的成熟。在法国留学期间滑田友参加艺术沙龙并多次获奖,许多雕塑作品也被国外名家收藏,其中《轰炸》被法国政府教育部收购并陈列于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作为第一位被写入法国版《世界美术百科全书》的中国人,他的艺术得到了国际上的肯定,并通过自己的有民族风骨的艺术作品,为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被世界所了解打开一扇窗。回国后滑田友担任国立艺专的教授,在授业解惑方面他毫无保留,根据自己的艺术人生经验总结雕塑的原则,对他的一批学生产生了极大影响。滑田友不仅是一位将中国雕塑推广到国际舞台的伟大现代雕塑家,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他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曾被范迪安拿来和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徐悲鸿相类比。滑田友为人低调谦虚,被钱绍武称为是不自称“大师”的大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应该被人们淡忘。他的雕塑作品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对他的作品进项审美欣赏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运用理性解读其中深层次的意涵,更要运用感性思维,和他极富生命力、饱含情感的雕塑作品进行情感对话;他的关于雕塑技法原理的生动阐述,不仅让他的一代学生受益,在当代雕塑发展的今天仍如有重要的学习意义。
【关键词】:滑田友 现代雕塑 情感诉求 融中冠西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绪论8-14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8
  • 二、研究现状8-12
  • 三、研究方法12-14
  •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雕塑的历史与时代背景14-20
  • 第一节 历史性的发展不均14-17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雕塑发展及西方雕塑比较17-20
  • 第二章 积累与创造——个人经历及师承关系20-32
  • 第一节 修复保圣寺期间20-24
  • 第二节 六法释义及情感渊源24-28
  • 第三节 留法期间28-32
  • 第三章 小爱与大爱——艺术作品中的情真意切32-44
  • 第一节 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流露32-42
  • 第二节 像内之意与像外之意42-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吉鹏,张铜;滑田友先生的艺术之路[J];美术研究;2001年03期

2 华龙宝;;论《诗人陈散原像》——对雕塑家滑田友一件作品的认知[J];艺术百家;2007年S1期

3 钱绍武;不自称“大师”的大师[J];美术研究;1991年03期

4 范迪安;;滑田友——为人的精神造像与“以中化西”的雕塑创造[J];中国美术馆;2008年05期

5 贺远来;;滑田友[J];档案与建设;2008年12期

6 陈天;雕像背后的华彩乐章——雕塑家滑田友评传[J];西北美术;1994年01期

7 陈天;雕像背后的华彩乐章——雕塑家滑田友先生评传[J];西北美术;1994年Z1期

8 杨维义 ,张超;现代雕塑家滑田友[J];江苏地方志;1994年01期

9 汤雄;;金里千“包供”滑田友[J];苏州杂志;2011年01期

10 陆鸿雁;;东西求索,,雕刻丰碑——记《滑田友》[J];美术之友;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实习生 段泽林;走近大师 摇雕塑传薪[N];中国艺术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徐红梅;以中化西的雕塑人生[N];人民日报;2011年

3 陈履生;滑田友与郭味蕖[N];美术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柳青;泥巴里的灵魂[N];文汇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霄霄;论滑田友雕塑语言的形成及特色[D];南京大学;2016年

2 李展;滑田友雕塑艺术特点之我见[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919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919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8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