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当代农民生存境遇的书写—阎连科小说论

发布时间:2017-10-11 10:02

  本文关键词:当代农民生存境遇的书写—阎连科小说论


  更多相关文章: 阎连科小说 乌托邦 现代化进程 农民生存境遇 精神重建


【摘要】:从20世纪初步入现代史阶段后,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结构开始逐渐松动,古老的乡村田园生活开始受到革命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中国农民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经历了一系列大动荡、大变革。在历史主义视野下,现代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充斥着社会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的结果与过程的悖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发展,但前者总是阻碍着后者的伸展。当代作家阎连科的创作意义正是在于穿透坚硬的历史理性,用满怀人文主义精神的笔墨去关注个体生命。本文以阎连科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文学的角度考察中国农民在革命与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特殊命运,“呈现出特殊历史变迁对个体生命的具体改变,让被官方的历史书写充分遮蔽的个体心灵的呻吟与呐喊,留下依稀可辨的痕迹”。①本文通过细读文本,试图从作家的创作中概括出中国当代农民的生存发展主线,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政治社会下的凝固状态、经济社会下的盲目挣扎、物质文明下的精神坍塌。需要说明的是,总体来说,三者之间呈历时性排列,但三者之间的界限又是相对模糊的,呈现出一定的交叉状态。比如第一阶段的政治思维、社会机制仍对第二阶段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而第三阶段所提出的个体精神失落又是在第二阶段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所以在列举作品事例,分析各个生存阶段时,为了方便论述,并不一定要遵循故事文本的发生时间,而是着眼于作家创作的整体性。在第一章“历史的戏仿与解构”中,笔者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从乌托邦,权威者,被集体主义驯化的人三个方面考察作家如何完成对历史的同构与解构,达到质疑历史,反思历史的批判功能,从而揭示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强大的政治话语规训下中国农民的主体意识危机;第二章“现代化进程的审视与省思”,分析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农民在发展主义困惑下产生的致富焦虑是如何规范其生存方式的;第三章“乡土精神的失落与作家重塑”揭示出城市文明与传统乡土精神的较量下,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焦虑,以及作家重建精神家园的文学旨归。
【关键词】:阎连科小说 乌托邦 现代化进程 农民生存境遇 精神重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5
  • 第一章 历史的戏仿与解构15-38
  • 第一节 历史的戏仿17-30
  • 一、乌托邦:宏大目标17-21
  • 二、权威者:动员与改造21-25
  • 三、“劳苦人”的集体无意识25-30
  • 第二节 历史的解构30-38
  • 一、去乌托邦:徒劳的壮举30-33
  • 二、以集体之名:私欲的膨胀33-36
  • 三、坠入苦难深渊的“劳苦人”36-38
  • 第二章 现代化进程的审视与省思38-55
  • 第一节 艰难的城乡一体化40-48
  • 一、农民进城的代价:物化的身体40-43
  • 二、“村改镇”现象:“炸裂”式发展43-46
  • 三、吊诡的“反哺”农村46-48
  • 第二节 权力宰制下的宿命48-55
  • 一、逃离土地的背后:乡村政治的“去伦理”化48-50
  • 二、军营与高校权力体制的拒斥50-52
  • 三、男权意识下的女性悲剧命运52-55
  • 第三章 乡土精神的失落与作家的重塑55-66
  • 第一节 农民传统精神的失落56-60
  • 一、金钱异化的“准城市人”56-58
  • 二、攀附权势的变形人58-60
  • 第二节 作家对农民传统精神的重塑60-66
  • 一、重塑乡土精神守护者形象60-63
  • 二、重建乡土精神家园63-66
  • 结语66-67
  • 参考文献67-71
  • 后记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保亮;;论阎连科小说的苦难叙述[J];名作欣赏;2006年22期

2 李丹梦;;极端化写作的命运——阎连科论[J];南方文坛;2006年06期

3 王尧;;为信仰写作——阎连科的年月日[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2期

4 李洱;;阎连科的声母[J];南方文坛;2007年05期

5 王晓丽;;论阎连科后期小说的命运悲剧[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阎连科作品学术研讨会[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杨亮;;一个人物,或一个世界——阎连科小说中的“人物”[J];文艺评论;2008年06期

8 阎连科;;魂灵淌血的声响——《阎连科作品集·总序》[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1期

9 董颖;;论阎连科小说中的恶魔性[J];名作欣赏;2008年04期

10 尚莹莹;;“用自己的嗓子唱自己的歌”——访《我与父辈》作者阎连科[J];全国新书目;2009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阎连科;姜广平;;“偶然性比必然性有更多的包容性和震撼力”[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3)[C];2012年

2 王科;;感伤:生存的无奈与生命的荒唐—评《黑猪毛 白猪毛》[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3 阎晶明;;生命之树的疯狂生长——评《受活》[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方周末记者 朝格图;作家阎连科的田园梦[N];南方周末;2011年

2 本报记者 吴小曼 整理;阎连科 渴望精神的自由[N];华夏时报;2013年

3 麦西 书评人;阎连科的“糊涂”文学观[N];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田朝晖;阎连科:我就是个地域性作家[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5 本报记者 何瑞涓;阎连科:我们怎样写小说[N];中国艺术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舒晋瑜;阎连科:我的写作与我的倔犟[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记者 颜维琦;阎连科新作在“炸裂”中揭开灵魂的真实[N];中华读书报;2013年

8 石剑峰;阎连科谈《炸裂志》[N];东方早报;2013年

9 李洱;阎连科的力量[N];北京日报;2004年

10 牧歌;中篇小说之王——阎连科[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鲁红霞;阎连科小说修辞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卫娟;阎连科小说的悲剧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柴丹;论阎连科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西北大学;2011年

3 王兆彬;论阎连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一;论阎连科的土地书写[D];苏州大学;2011年

5 丁国锋;阎连科的苦难叙事[D];安徽大学;2013年

6 王晋华;论阎连科的“疼痛写作”[D];西北大学;2013年

7 邢晶;阎连科小说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8 赵娜;当代河南文学的审美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海泉;当代农民生存境遇的书写—阎连科小说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杨有楠;论阎连科对乡土写作“第三条道路”的探索[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11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011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c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