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时期作家迁徙与四十年代新文学中心的形成
本文关键词:论抗战时期作家迁徙与四十年代新文学中心的形成
【摘要】:抗战时期作家迁徙是四十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宏观上看,四十年代作家迁徙使中国现代文学格局重新洗牌,催促了新的文学中心的产生。具体而言,由于作家迁徙,京沪文学中心逐渐沦陷,与此同时,在昆明、延安、重庆、桂林形成了新的文学中心。
【作者单位】: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
【关键词】: 作家迁徙 四十年代 新文学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浴火新生——四十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15YJC751067)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1937年爆发的抗日战争,不仅影响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且极大改变了中国现代作家的生存方式和人生轨迹,既而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东北华北等地相继沦陷,战争打破了中国现代作家宁静的书斋和日常的写作方式,作家生活的城市沦陷,家园被毁,而不得不被迫进行迁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叶红,张兴平;老舍四十年代文学思想评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9期
2 李婷;;无语的抗争——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女性权利的抗争高潮[J];职大学报;2007年03期
3 ;老乡见老乡[J];农家之友;2010年02期
4 汤金娣;屠立晨;程郁;;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贫民女孩眼中的世界[J];史林;2010年S1期
5 徐宗琏;葛中义;;对《四十年代中期的上海文学》的一点史料补充[J];文学评论;1983年03期
6 黄曼君;;民族新文学性格的重塑和再造——浅议四十年代文学现代化、民族化的历史进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04期
7 石兴泽;;倾斜·回归·转折——老舍四十年代的文学思想浅析[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8 潘南;历史与我们自己——四十年代作家对时代的回应[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9 木斧;;四十年代诗人的一点回忆——致李一痕[J];晚霞;2012年13期
10 ;我听父母说童谣[J];新青年;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韦泱;;屠岸的新诗[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叶维廉;;我和三四十年代的血缘关系[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3 江上幸子;;从《中国妇女》杂志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运动及其方针转变——丁玲四十年代作品背景探讨[A];丁玲与中国女性文学——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6年
4 谢文娟;;从辛笛诗的声音看新诗的抒情策略[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墨白;写作与历史的关系[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刘锡诚;永生难忘的破冰之旅[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积梅;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作家的上海叙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莹;四十年代国统区小说中的“家庭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女作家抗战小说论[D];扬州大学;2008年
3 苏yN颖;论五四时期到三四十年代中国女作家笔下人文关怀的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4 刘云;论四十年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纵薇薇;三四十年代女性视角下的家、国、战争想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玉霞;四十年代新诗“命运”主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罗贤龙;昙花一现的四十年代新市民文学[D];苏州大学;2007年
8 余娟娟;论四十年代汪曾祺创作的悲剧意蕴[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娜;论梅娘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出走现象[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谷丽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小城镇小说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41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041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