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四十年代的胡风话语及其话语方式

发布时间:2017-10-16 17:18

  本文关键词:四十年代的胡风话语及其话语方式


  更多相关文章: 胡风 四十年代话语背景 胡风文艺话语 胡风话语方式


【摘要】:在既有的胡风研究成果中,从话语角度对胡风进行评论的并不多。本论文之所以选择对胡风四十年代的话语方式进行分析,是因为语言与现代中国人的文化生存问题紧密相连。作为中国现代化追求的两次重大事件,“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次语言变革,而四十年代解放区毛泽东领导的对文艺进行的改造运动是第二次语言变革,此次变革明确要求知识分子的语言要大众化。胡风的文艺理论体系成熟于现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转型期,其言说方式采用的是一种欧化白话文。他对主观战斗精神的高扬,对人民精神奴役创伤的强调,以及有限度地承认文艺与政治是二而一的关系这样一种话语,迥异于当时的大众话语、政治话语(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以“话语”为切入点分析胡风四十年代的评论文章,既可以呈现其文本内部的特点,也可以通过比较胡风话语与大众话语、政治话语的差异,使胡风思想的内涵与边界更明晰。本文导论部分对“话语”、“话语方式”等关键词进行了界定,同时对相关的胡风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一章分析了四十年代中国的话语背景,目的是将胡风的话语置于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四十年代是现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中国的思想文化面临着从启蒙主义的“五四”思想向毛泽东政治功利主义思想的转型。发生于四十年代的“民族形式问题”大论争即可读作这一“症候”的体现,此时,政治话语、知识分子话语和大众话语伴随着现代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革命”在话语场域中激烈角逐。本文第二章分析了胡风的文艺话语,包括胡风的理论话语资源,作为其文艺理论话语关键词的“精神奴役创伤”论和“主观战斗精神”论,及胡风话语同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大众话语间的差异。本文最后一章从词汇、句法角度分析了胡风言说方式的欧化白话化特点。本文认为胡风言说方式的欧化白话化这一点体现于他对外来词的吸收,自铸新词;在句法上,喜用密集的修饰语、复句包孕结构。在此基础上,我还发现了胡风喜用双重否定结构、论争式句型,加大了读者阅读时的阻力。胡风言说方式的另一面在于“白话化”这一特点,主要体现于其话语的叙事性和讽刺性这两点。胡风话语的叙事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他对文艺问题、社会生活问题的关注,以及将自己转化为叙述对象。后两点与胡风对写作者“主体性”的强调相呼应,胡风的诗人身份、在与七月派同仁以及文坛不良倾向的对话与对抗中构筑的“主观战斗精神”论,是他对“主体性”强调的具体表现。“现实主义话语”是胡风话语的一个关键词,我在最后一章中主要分析了胡风对现实主义理论实践性格的高扬,以及体现在他言说方式中的有限的战争思维。
【关键词】:胡风 四十年代话语背景 胡风文艺话语 胡风话语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7
  • 导言7-14
  • 第1章 四十年代的话语背景14-21
  • 1.1 思想文化转型期14-16
  • 1.2 民族形式问题论争16-18
  • 1.3 话语角逐18-21
  • 第2章 胡风的文艺话语21-32
  • 2.1 胡风的理论话语资源21-25
  • 2.2 精神奴役的创伤论主观战斗精神论25-28
  • 2.3 胡风话语与大众话语之比较28-32
  • 第3章 胡风的话语方式32-47
  • 3.1 现实主义话语32-36
  • 3.2 话语的语法特征36-42
  • 3.3 在对话与对抗性中成熟42-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3
  • 附件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王丽丽;文艺与意识形态交错纠缠的开始——民族形式问题论争与胡风事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张新颖;没有凭借的现代搏斗经验──与胡风理论紧密关联的路翎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5期

4 赵一凡;;话语理论的诞生[J];读书;1993年08期

5 赵一凡;阿尔都塞与话语理论[J];读书;1994年02期

6 赵一凡;哈佛读书札记 福柯的话语理论[J];读书;1994年05期

7 金泰万;讽刺理论初探[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8 芜崧;重新认识"双重否定[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王丽丽,程光炜;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次探索——试论四十年代的文学环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王丽丽;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以四十年代的三次论争为中心(中)[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本文编号:1043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043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6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