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经典美感形态的确立
本文关键词: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经典美感形态的确立
【摘要】:思想家型的小说家鲁迅固然选取了以小说的方式进行思想启蒙,但一经进入小说世界,他的一切写作行动便会服从于小说的最高要义,即:让"启蒙"内在化于多样性的美感之中。进一步说,鲁迅小说在坚持写实主义的真实美感的前提下奇妙地将现代主义的峻急美感、古典主义的慢逸美感、后现代主义的戏谑美感并置在一起,由此确立了多样性、悖论性与限度性并存的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美感形态。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鲁迅 现代小说 经典 美感形态
【分类号】:I210.6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远东;;论鲁迅对道家的拒绝——以《故事新编》的相关小说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01期
2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198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维东;;“民国文学”到底研究什么?——澄清关于“民国文学”研究的三个误解[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2 朱德发;;文体自觉意识之于现代中国文学史建构[J];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04期
3 徐妍;李莹;;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经典美感形态的确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07期
4 马治军;;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范畴厘定与新时期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动力分析[J];中州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5 朱德发;;论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范式的重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06期
6 吴晶晶;;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关系对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影响[J];长江丛刊;2016年17期
7 王国杰;;《故事新编》文体的形成及其文化意味[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8 刘云;;普实克的中国文学整体观及其独特性[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9 万芳;;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以“重写文学史”思潮为中心[J];华文文学;2016年01期
10 侯杰;;旅行与赋形:中国现代民族共同体的文学想象[J];青海社会科学;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刚;《庄子》与鲁迅早期思想[J];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际兵;;“反讽”与“真理”——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反讽精神[J];文艺争鸣;2006年05期
2 顾广梅;;论中国现代小说成长叙事中的表征空间[J];齐鲁学刊;2009年01期
3 罗云东;郭大章;;关于中国现代小说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上);2009年06期
4 刘必兰;;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心理描述系统的生成动力——《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心理描述系统》之四[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5 李齐鑫;;中国现代小说中对金钱的书写分析[J];文学教育(中);2012年04期
6 刘恪;;中国现代小说自主语言的生产及其演进[J];中州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王姬萍;;论中国现代小说之生成及其文学征候[J];求索;2013年01期
8 魏存礼;;谈谈中国现代小说的特点[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9 海波,光东;历史沉思中的探索——读蒋心焕《中国现代小说的历史沉思》[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04期
10 龙九;在沉稳坚实的基础上开拓求新——评蒋心焕著《中国现代小说的历史沉思》[J];青岛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园;;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留学生”形象——由郭沫若早期作品说开去[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2 是永骏;;中国现代小说的结构和文体——从茅盾小说作品的状况形成谈起[A];茅盾研究(第二辑)[C];198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斯年;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何平;世界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小说学建构[N];文艺报;2006年
3 王泽龙 胡忱;评谢昭新《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史》[N];文艺报;2010年
4 杨四平;读谢昭新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N];文艺报;2003年
5 李从云;为新时期小说家立档“存照”[N];湖北日报;2005年
6 陈村;砌下乱梅如雪[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7 古耜;现代散文史与文化大散文[N];鞍山日报 ;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丛v,
本文编号:1096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09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