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袁宏道《潇碧堂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11:28

  本文关键词:袁宏道《潇碧堂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袁宏道 潇碧堂集 禅宗 净土宗 儒士 晚明趣味


【摘要】:袁宏道是晚明著名的文学家和佛教居士。以万历二十七年冬袁宏道撰成《西方合论》为界,将他的文学思想与佛学思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他在佛学上鼓吹重悟废修的狂禅,文学上提倡“信口信腕”、“独抒性灵”;后期,他皈心净土,文学上重“质”重“淡”,注重师法前人。万历二十八年秋,袁宏道回到公安柳浪湖,开始了长达六年的山居生活,在此期间创作了《潇碧堂集》。本论文采取“文人小集”的研究方法,从禅宗、净土宗、儒家思想和晚明趣味四个方面对《潇碧堂集》进行研究,考察袁宏道文学思想与佛学思想前后期转变的具体过程,以及这种转变对他的生活、心态和文学创作的影响。袁宏道在归隐期间以“昏昏似苦禅”否定了净土禅的修行方式,以“平常心是道”来重新体认生老病死,以“运水及搬柴”的躬耕劳作的方式来修行。他在《潇碧堂集》中反复书写的影子、邮舍、公案禅是禅宗对他的文学创作的影响的具体表现。《潇碧堂集》的各种纪梦志怪和宣扬因果报应的散文体现了净土宗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他在归隐期间的护法思想与行为体现的是净土宗的影响。归隐的后期,袁宏道身上的佛教居士色彩淡化,对儒士身份的认同感与日俱增。此时他对杜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此期的诗歌中频繁推崇杜甫的诗学并且自觉学习杜甫的诗歌。袁宏道在归隐期间的登山临水、日常生活、对女性和花草林木的审美既富有个人特色,同时又反映出晚明独有的趣味性。
【关键词】:袁宏道 潇碧堂集 禅宗 净土宗 儒士 晚明趣味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1
  • 第一章 禅宗与《潇碧堂集》11-30
  • 第一节 袁宏道禅学思想的整体流变11-12
  • 第二节 袁宏道在《潇碧堂集》时期的禅学流变12-21
  • 一、昏昏似苦禅:袁宏道对净土禅的否定13-16
  • 二、平常心是道:袁宏道对生老病死的重新体认16-19
  • 三、运水及搬柴:袁宏道躬耕劳作的思想动机19-21
  • 第三节 《潇碧堂集》中的禅宗文学21-30
  • 一、梦幻泡影:袁宏道的影子情结21-24
  • 二、此身是寄:袁宏道的邮舍情结24-26
  • 三、诗禅同参:袁宏道的诗歌公案26-30
  • 第二章 净土宗与《潇碧堂集》30-45
  • 第一节 袁宏道由禅入净的背景与过程30-31
  • 第二节 《潇碧堂集》中的净土文学31-37
  • 一、宗派特征与文体选择31-32
  • 二、涉“莲”语词中的净土思想32-34
  • 三、“水想观”与“像观”等净土法门在诗歌中的反映34-35
  • 四、纪梦志怪与阐因扬果净土思想在文章中的反映35-37
  • 第三节 袁宏道的护法作为在《潇碧堂集》中的体现37-45
  • 一、护法行为的自觉过程37-40
  • 二、归隐期间的护法思想与活动40-45
  • 第三章 儒生本色与《潇碧堂集》45-60
  • 第一节 对袁宏道的“兼济”与“独善”的争议45-46
  • 第二节 关于袁宏道的两次辞官46-49
  • 第三节 袁宏道诗歌的万历朝“诗史”特征49-54
  • 第四节 袁宏道对杜甫的亲近与推崇54-57
  • 第五节 对儒家圣训“修齐治平”的践行57-60
  • 第四章 晚明趣味与《潇碧堂集》60-73
  • 第一节 《潇碧堂集》中的日常琐碎之趣60-62
  • 第二节 《潇碧堂集》中的登山临水之趣62-66
  • 一、观念中的山水62-63
  • 二、书写中的山水63-66
  • 第三节 《潇碧堂集》中的裙钗粉黛之趣66-70
  • 一、儒释道视域下的女性形象66-69
  • 二、修辞手法视域下的女性形象69-70
  • 第四节 《潇碧堂集》中的花草林木之趣70-73
  • 结语73-75
  • 征引与参考文献75-79
  • 附录79-82
  • 后记82-84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84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镜苏;袁宏道《潇碧堂集》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26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26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4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