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家训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22:09
本文关键词:宋代家训研究
【摘要】:我国家训历史悠久,家训文化在古代家庭中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意义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中国家训史上发展开始走向繁荣期的宋代进行剖析,运用文献法、个案分析法、比较法进行研究。通过对宋代家训的分析,总结了宋代家训继承和发展前朝历代家训的内容、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家训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得出宋代家训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都有相应的家训作品出现,如帝王家训、士大夫家训、女训、童蒙家训等等。其中,以十大夫为主要代表的家训作品对下层平民百姓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在宋代发展演变为“理学”这一新的形式时,家训文化也蕴含了浓厚的理学色彩,以“理”为首的教育思想贯穿在帝王家庭至平民家庭之中。同时,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宋代,家训作品中出现了治生、理财等经济方面的训诫内容。在家训作品的文体形式上,品种更为丰富,除了诏、敕、书、铭等等原有的体式之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家训专著和作品集。
【关键词】:宋代 家训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第一章 绪论7-11
- 一7
- 二7-8
- 三8-10
- 四10-11
- 第二章 宋代之前的家训历史回顾11-15
- 第三章 宋代家训作品的分类及特点15-32
- 一、帝王家训15-18
- 二、士大夫家训18-23
- 三、女训与母训23-27
- 四、童蒙家训27-32
- 第四章 宋代家训的理学色彩32-35
- (一) 追求"家国一体"的"孝悌"教育目标32-33
- (二) "忠君"匡国、"气节"利民33
- (三) "存天理,灭人欲"33
- (四) "人性之纲"要"以培其根,以达其枝"33-34
- (五) "知行合一"34-35
- 第五章 宋代家训的文体形式和训诫方式35-37
- 一、文体35-36
- 二、训诫方式36-37
- 第六章 宋代家训对后世家训的影响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振;;试论唐宋家训文献的转型与特点[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牛晓玉;;试论明清家训中的德育教育观[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张志宏;;从家训性质解读颜之推的文人文德论[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刘晓平;刘欣;;略论宋代社会经济观念的变化在家训中的反映——以家训中的“俭”为例[J];船山学刊;2007年01期
5 戴素芳;杨伟波;;传统家训的伦理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6 唐卓伶;;《颜氏家训》在《总目提要》中归于子部杂家质疑[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王美华;;中古家训的社会价值分析[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01期
8 李小燕;;从族谱的家规家训看客家人的价值观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聂森;;浅论《颜氏家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郭长华;;传统家训的文化功能论略[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1128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28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