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的独立书写—论师陀小说的创作特色
发布时间:2017-11-06 03:08
本文关键词:另辟蹊径的独立书写—论师陀小说的创作特色
【摘要】:师陀是位具有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与京派、左翼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不参加任何文学阵营。孤独使他保持冷静的思索,使其积极吸收各家之长,悄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文化环境和成长经历带给他创伤性体验,但面对黑暗的现实世界,文化启蒙的使命感使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将中国真实的状态展现给众人。师陀在文坛上默默地耕耘,创作出众多题材的优秀作品,给中国现代文学史带来一道独特的风景。论文以师陀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细读分析与比较等方法,以揭示师陀小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从师陀的成长经历及历史文化语境着手,论述师陀小说的文化内涵。童年经历带给师陀的忧郁敏感的心绪,知识分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感受到的荒凉和绝望与文化断裂的焦虑,这些创伤性体验影响了师陀的创作,使其在小说中流露出忧愁感伤的情调。本章将师陀与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作家相比较,分析师陀小说的独特之处;并且研究其对鲁迅小说国民性批判主题的继承和发展,在横向、纵向的比较视野中凸显师陀小说的创作个性。丰富的经历使师陀拥有多元的创作题材,令其写作不只局限于熟悉的乡土,也对都市生活进行了成功的描绘。对城乡的此种批判性双重解构令师陀的灵魂漂泊无依。第二章,主要论述师陀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即其类型化的人物写作。师陀不着意于刻画复杂的人物形象,而是书写某一类人的生存状态、人生经历,试图从此种类型化的普遍性中折射出更深层的悲剧意蕴。这些人生悲剧的成因不只是社会现实,也源自国民自身性格上的弱点,从而引发读者对文化等层面的反思。第三章,着重分析师陀小说的叙述艺术技巧和诗意审美特征。师陀善于运用多元化的叙述视角来表达思想,增强艺术感染力。在其小说的叙述过程中,通过叙述视角的转换,避免单一视角的局限性和单调性,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达到创作主体和客体的情感交流。其小说的诗意审美主要体现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和哀愁感伤情调的自然流露。师陀小说中有着丰富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师陀将对家乡的热爱融入到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与京派田园风格写作相似,都具有诗意化的特征。此外,在其小说叙述中,又见出师陀的个性特点,在这里没有展现明显的爱憎,在平淡的叙述话语中,忧愁感伤的情绪默默流淌,显示出一种浪漫主义的独特氛围。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晨;;“乡下人”的精神诉求与文学想象——沈从文、师陀创作比较论[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解志熙;;现代中国“生活样式”的浮世绘——师陀小说叙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杨义;;师陀:徘徊于乡土抒情和都市心理写照之间[J];文学评论;1990年02期
4 刘增杰;;关于师陀致巴金的三封信[J];新文学史料;2008年01期
5 刘纳;;师陀创作的艺术个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03期
6 刘增杰;论师陀书信日记的文学史价值[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3期
7 钱理群;试论芦焚的“果园城”世界[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8 殷卫星;论师陀的长篇小说[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9 杨义;寻找故园——师陀的中原乡土写意画《果园城记》[J];中州学刊;199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士礼;师陀乡土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47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4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