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童小说中的颓废色彩
发布时间:2017-11-11 20:48
本文关键词:论苏童小说中的颓废色彩
【摘要】:苏童小说中高深莫测的先锋叙事和浓郁的颓废色彩,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阅读他的小说,我们会体会到其中的感伤、绝望、颓靡、恐惧、悲凉。本论文从颓废的源流及特质入手,将颓废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现象来研究,尝试并挖掘苏童小说中颓废色彩的形成原因、表现、意义与局限。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颓废的源流及特质。颓废源于“世纪末”来临前的情绪体验。颓废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现代性,颓废不过是对现代性的接受,真正的颓废者不仅会使作品同现代文明的典型特征相协调,而且会表现出一种坚定的进步倾向。第二章论述的是苏童小说中颓废色彩的分析语境。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因素是苏童小说颓废色彩形成的背景,童年孤独的生命体验使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孤独忧郁,苏童成长于南方,南方独特的文化气质使苏童笔下的故事腐败而颓废。第三章论述的是苏童小说中主题上的颓废色彩,主要从历史、女性、少年、现实四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方面是颓废的历史诉说,苏童笔下的历史主题总是表现出颓废衰落的历史虚无主义,特别是带有宿命性的逃亡充满颓废色彩。第二方面是浊世红颜的悲情挽歌,绝望的女性品尝到虚无人生的苦涩,心理抑郁之下的自相戕害无比悲凉。第三方面是暴力少年的成长之伤,香椿树街上阴郁迷茫的少年用暴力解决一切问题,这是他们身体缺陷和扭曲心理的写照。第四方面是现实世界的挫败与自身的无奈,游荡在黑暗街头的小人物在现实的挫败面前用自身的堕落来控诉反抗。第四章论述的是苏童小说中审美意蕴上的颓废色彩,主要从意象、色彩、语言、环境四个方面来探讨。苏童小说中大量新奇独特的意象具有挥之不去的颓废色彩,具有代表性意象的罂粟花、井、刺青,都浸润在颓废的黑幕下变得异常恐怖,还有那散发着死亡气息的色彩世界让人耽迷沉沦,苏童小说当中的颓废色彩在唯美颓废的语言和晦暗神秘的环境氛围中愈来愈浓。第五章主要分析苏童小说中颓废色彩的意义与局限。意义是对颓废美学的追求,这是一种力求真实的创作姿态,体现了他对颓废美学追求的执着。局限是沉迷颓废无法自拔,苏童的小说洋溢着令人沉沦的颓废气息,且没有提出生命追求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容易让人在颓废的阴霾里无法自拔。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雪玲;;在女性夹缝中挣扎生存的男性——浅析苏童《妻妾成群》男性生存的悲剧[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陶丽华;黄德志;;无法遁逃的女性生存困境——析苏童“妇女生活”系列小说[J];电影文学;2010年10期
3 洪治纲;;论苏童短篇小说的“中和之美”[J];文学评论;2010年03期
4 吴智斌;;穿越形式与意味的隔膜——苏童小说的意象营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5 吴雪丽;;苏童的文学史意义及其问题[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玛利安·高利克;王燕;;中西文学对峙中的颓废主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01期
7 冯涛;;二十世纪的神话——评《消失的地平线》[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8 葛红兵;苏童的意象主义写作[J];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9 冯爱琳;突围与陷落——论苏童小说的孤独意识[J];当代文坛;2000年01期
10 苏童;;一个朋友在路上[J];上海文学;1993年01期
,本文编号:1172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7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