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聊斋志异》青柯亭刻本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7 18:24

  本文关键词:《聊斋志异》青柯亭刻本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柯亭本 来源 过程 异文 影响


【摘要】:乾隆三十一年问世的《聊斋志异》青柯亭刻本作为《聊斋志异》第一个部印本,在《聊斋》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使《聊斋志异》这样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第一次以刻印本的形式面向广大读者。在此之后的数百年时间里,青刻本被不断翻刻重印,读者众多。大量的评注本、图咏本也皆以青刻本为底本。可以说对于《聊斋志异》的推广传播,青柯亭刻本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青柯亭刻本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是十分有意义有必要的。本文以青柯亭刻本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其版本来源、刻印过程、异文情况、传播影响等各个方面,希望能对《聊斋志异》的版本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全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阐述青柯亭刻本《聊斋志异》的研究现状、本篇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及预期成果。正文部分通过对《聊斋志异》青柯亭刻本底本与参校本的来源、青本的刻印过程、异文情况以及传播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研究,对青本进行整体考察。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青本底本和参校本来源探究,包括三小节,分别为青本《聊斋》底本与参校本所用之版本,郑方坤本底本来源探究,周季和本底本来源探究。重点考查底本郑方坤本莉参校本周季和本的来源情况。第二章为青本刻印过程研究,包括两小节,分别为青本刻印过程概说,赵起皋、鲍廷博、余集在青本刻印过程中各自承担之工作。通过青本之序、跋、例言等阐述青本刻印的全过程,以及主要参与者赵起皋、鲍廷博、余集等人在青本刻印过程中各自所做的工作。第三章为青本异文情况考察,兼与黄炎熙抄本比较,本章分为五小节,分别为青柯亭本、黄炎熙本与手稿本异文统计,青本异文情况分析,黄炎熙本异文情况分析,青柯亭本、黄炎熙本与手稿本比较之共同异文分析,以及青本与黄炎熙本共同源头探究。通过分析青本、手稿本、黄炎熙抄本三者之间的异文情况,探究青本底稿的源头与黄炎熙抄本源头的关系以及与现存手稿本是否一致。第四部分为青本传播影响考察,本章分三小节,包括青本对《聊斋志异》的传播推动作用,青本的翻刻及重印以及以青本为底本的评注本、图咏本。从青本扩大了《聊斋志异》的读者群,众多翻刻重印本的出现以及大量评注本、图咏本均以之为底本等方面说明青本的传播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1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世硕;谈《聊斋志异》黄炎熙抄本[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1196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96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b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