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与大众文学中的审丑现象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198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与大众文学中的审丑现象比较研究
【摘要】:198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与大众文学中的审丑现象异常突出。从本质上说,丑是一种非人性的特质,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否定性价值的判断与生成。80年代开始,文学领域内的审丑思潮之所以蔚为壮观,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及艺术观念传承等各方面因素共同合力的结果。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198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与大众文学中的审丑现象,一方面,先锋文学与大众文学中的审丑不是必然地泾渭分明的,它们有相互渗透和转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先锋文学与大众文学自身在文学价值和意义诉求上的差异,以及读者和批评家在价值认同上的区别,使得他们的审丑观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分野。从先锋文学和大众文学作品来看,先锋作品中所描写的丑普遍体现出作家们创造性的精神思考,而在大众文学作品中,作家们则更注重从人的感性层面出发,表达人的世俗性欲望。从接受者视角来看,对于先锋文学与大众文学中各种丑的表现,读者和批评家也采取了不同的接受态度和批评策略。先锋文学中的丑往往能带给读者一种悲剧性的痛感体验,而大众文学中的丑可以多方面满足读者的乐感消遣需求;而批评家对于先锋文学中书写的丑,大多注重于理性的批判和重构,并分析其中的利弊,对其进行合理的取舍和扬弃,对于大众文学中的丑的书写,批评家则普遍采取拒斥和否定的态度。对于198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与大众文学中的审丑现象,我们要加以辩证地分析对待。文学审丑有积极方面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审丑是一种否定性的美学评价,它有助于现代人感性生命的解放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并能够拓展美学研究的领域。同时,我们也看到1980年代以来文学审丑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即由于审丑的无底线而导致的嗜丑趋向以及价值追求的混乱和虚无。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东林;中国通俗文学和日本大众文学的界定差异[J];日本学论坛;2000年02期
2 南帆;大众文学的历史涵义[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4期
3 孙正华;大众文学刍议[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4 管宁;传媒视野中的当代大众文学[J];浙江学刊;2003年06期
5 林韵然;;“普罗”还是“通俗”?——“大众文学”的两副面孔[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01期
6 付瑞珍;张世岩;;20世纪中国大众文学的流转与裂变[J];河北学刊;2007年04期
7 金晓雯;;大众文学的重新定位[J];丽水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吴福辉;;农民大众文学与市民大众文学并存的新局面——谈1940年代文学全景中的重要一角[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陈奇佳;;论中国大众文学观念的三种类型[J];文艺研究;2010年12期
10 邓晓成;;论消费文化语境下大众文学的几种形态及其走向[J];求索;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汤哲声;;上海与香港:中国现代大众文学的“双城记”[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高昌;迎接大众文学的春天[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雪;推动大众文学的发展和繁荣[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王青;视野开阔的中国大众文学研究[N];文艺报;2003年
4 河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执笔人 张鸿声 刘宏志;大众文学与和谐文化的构建[N];光明日报;2007年
5 记者 肖国忠;大众文学和小众文学发展可并行不悖[N];光明日报;2009年
6 刘金祥;缺失的大众文学批评[N];学习时报;2012年
7 朱自强;童书商业化秘诀:坚守艺术性[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8 白凤德;植根于大众文学的沃土之中[N];营口日报;2007年
9 游伟;要有世界,要有观[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10 王先霈(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繁荣民族大众文学的现实意义[N];湖北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中山;全球化语境中当下中国文学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晓雯;范式的转换:转型期大众文学的文化学阐释[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南俊琪;198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与大众文学中的审丑现象比较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艾茜;大众的神化与神话[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微;论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学[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 门孝伟;大众文学审美价值传播的问题及策略[D];辽宁大学;2011年
6 张立;欲望的天空[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佳坤;具有先锋性的大众文学[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杨思静;从法国畅销小说家纪尧姆·米索受欢迎的原因到对当代大众文学积极意义的思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朱玲;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空间的嬗变[D];河北大学;2009年
10 金银华;日本大众文学对文化民族主义的解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97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9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