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先锋诗歌与中国诗歌传统之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代先锋诗歌与中国诗歌传统之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先锋诗歌 朦胧诗 后朦胧诗 90年代诗歌 传统 关系
【摘要】:先锋诗歌萌芽于朦胧诗,崛起于后朦胧诗歌,发展在九十年代诗歌,其在不同的时期有着相异的精神旨归与价值取向,但也表露出先锋诗歌的共性特征:反叛性、创新性,反叛性成为评论者标榜先锋诗歌的突出特征,这就造成了先锋诗歌与诗歌传统的误读,实际上先锋诗歌在每个阶段的发展并不是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简单反拨,而是借鉴与融合,在诗歌文本中完成对诗歌传统因子的现代性转型。本文试图将先锋诗歌与传统的关系做一厘清和探讨,让新诗与传统的关系,回到历史本身,用诗歌的历史事实说话,从文本中发现二者的联系,这种联系从情感、形式到内容等全方位地建立着,诗人巧妙地运用诗歌传统自身内部因素的反叛实现对另一诗歌传统的回归,明“反”暗“返”,貌离神合,促进诗艺的蜕变创新,这种手法在朦胧诗、后朦胧诗歌、九十年代的个人写作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而在不同的时期传统在诗歌文本中的表现也有所差异,本文将对不同时期的典型文本进行分析古典诗歌传统在文本中的存在形态及价值以期窥探先锋诗的当代发展轨迹及诗歌史意义。中国新诗的传统与古典诗歌传统本身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本文将分述古典诗歌传统与诗歌自身传统与先锋诗歌的关系,并探究两个传统间的关系:古典诗歌传统在中国诗歌“现代”征途上出现种种变异和转换;外来诗学观念与现代生存条件对中国诗歌“现代”取向发生着深刻影响,它们同时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限制、侵蚀和择取,不断实现本土化。古典诗歌传统的现代性转型抛弃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传统因素,并形成了新诗的新传统。二者不断磨合,融会贯通,促进先锋诗潮的不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曾方荣;;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自由吟唱——论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个人化写作”[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徐向昱;后朦胧诗潮论[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刘忠;知识分子·纯诗·叙事性——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地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徐国源;;论朦胧诗的批判主题及启蒙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罗振亚;;新时期先锋诗歌的民刊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孙基林;;想象与记忆:新时期朦胧诗中的历史书写[J];文史哲;2008年01期
7 王珂;八十年代先锋诗的生存境遇及演变态势透视[J];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8 姚芮玲;;当反传统也成为传统——先锋诗的艺术嬗变[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国庆;先锋的取向与突破[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蔡涛;杨炼史诗的现代性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3 刘晓飞;论90年代诗歌中的“知识分子写作”[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霍国保;日常主义先锋诗歌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郭徽;“反与返”: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的反叛性及其局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99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99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