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女诗人乐府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魏六朝女诗人乐府研究
【摘要】:汉魏六朝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进步的辉煌时期,上承“风骚”、先秦诸子的文学渊源,下启唐宋盛世数代辉煌,这一时期在诗歌方面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乐府诗的发端及兴盛。汉魏六朝时期存留下来有实际作者可考的乐府诗歌,作者大多是男性,这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古代封建社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然而,在众多男性占据文坛的情况下,仍然有一种新的文学现象出现,为乐府诗的发展增添与众不同的韵味,那就是女诗人开始进行乐府创作并取得骄人成绩。本文主要以汉魏六朝女诗人乐府为研究中心,通过研读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以及学科综合等方法,力求深入具体的分析汉魏六朝女诗人乐府作品。首先分析汉魏六朝女诗人乐府创作成因,分别从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进行阐述。当时社会政权更迭、经济繁荣和流行文化对女诗人乐府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个人的家族熏陶、情感际遇则让女诗人乐府的风格更加明显。接着分析汉魏六朝女诗人乐府的辞乐关系,从楚调作品的慷慨悲恸到一部分新声作品的柔媚清婉,再到中原音乐与各民族音乐融合形成新的风格,音乐赋予女诗人乐府新的活力。在汉魏六朝女诗人乐府的文学意蕴研究方面,从精神内涵和艺术特征两方面出发,感受女诗人从忍耐到觉醒再到批判的过程,以及她们自身的浪漫主义情怀,并将这种生命体验用真诚的文字表现出来,而男女视角的不同,也意味着他们在诗歌创作的观念上存在着差别,尤其是对女性形象的解读,即使是同题乐府,也存在明显的性别意识。同时,作品中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及句式变化,也证明了女诗人乐府的日趋成熟。最后分析汉魏至六朝女诗人乐府的嬗变规律,主要是典雅向通俗的转变,包括文学观念的转变,以及内容和音乐的变化,作品中的地域性特征逐渐加强,最后分析汉魏六朝女诗人乐府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乐府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毋庸置疑,而汉魏六朝女诗人乐府作为乐府诗歌里与众不同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无论是从诗歌本身,还是从女性作家本身,这两者的结合都是对男权制度下的封建社会的一次宣言。汉魏六朝女诗人的乐府更加具有生命的本体意义,对女性内心的关注和情感的自由表达对后世女性甚至男性都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只作用到后世作品中,也深深植入到后世女性作家的精神层面,对研究中国女性文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永明;;给女诗人[J];书城;2003年08期
2 金莉;秦亚青;;温迪·马丁《三位美国女诗人》[J];读书;1985年08期
3 ;“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评选组委会[J];诗刊;2006年08期
4 ;“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评选有效票评委[J];诗刊;2006年08期
5 ;“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评选结果[J];诗刊;2006年08期
6 ;“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参评女诗人名单[J];诗刊;2006年08期
7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安妮·赫伯特;阿格尼丝·奈梅斯·纳格;杨向荣;;外国女诗人作品选[J];青年文学;2007年12期
8 余庆双;;寻找百灵鸟的歌声——给一位瘫痪的女诗人[J];散文诗世界;2008年05期
9 阿翔;;颠覆[J];诗歌月刊;2009年10期
10 本刊编辑部;;诗歌和花朵一起开着——“中国女诗人作品专号”主持人语[J];诗选刊;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国英;;略谈清代女诗人谢浣湘诗歌的艺术表现力[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2 莫林;韦德锐;陈守云;;90岁的革命女诗人[A];我与新中国60年[C];2010年
3 王宝琴;;土族女诗人李宜晴叹世嗟生类诗词探析[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4 江克平;吴弘毅;;从“运动”到“活动”:诗朗诵在后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淡诗黛眉;;旋转的镜面[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孙佳;张立群;;重音轻叹,白纸黑钻——解读阿毛诗歌的情感世界[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冯雷;;“还没有爱够这纷飞的尘土”——论宋晓杰的诗[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解非;;以智灵性诗品涤荡当代诗界的妖冶之诗风[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艳;女诗人的箭[N];文艺报;2012年
2 魏娜;乌审旗农民女诗人任俊祥出版诗集[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3 胡桑;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的诗歌气质[N];光明日报;2012年
4 汪剑钊;女诗人的两只翅膀:诗与随笔[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沈奇;肉身的迷途与灵魂的倒影[N];文艺报;2012年
6 高兴;安娜·斯沃尔:用命写作的女诗人[N];文艺报;2010年
7 康毅;她们通过写作获得自由和尊严[N];中国妇女报;2007年
8 王利平;我国古代著名女诗人[N];兰州日报;2006年
9 左晨帆;古月:冷花清韵对月吟[N];文艺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于岫立;正在崛起的铁岭女诗人群落[N];铁岭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继红;清代女诗人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晓花;清田庄仪《庄镜》集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2 蒋雪萌;汉魏六朝女诗人乐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3 贾慧;清代杭州女诗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侯志敏;宋代闺阁女诗人及其诗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朱吉吉;清代满族女诗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蒋甜;性别视角下的古代女诗人研究(1900~2005)[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尚二岭;初唐宫廷女诗人及其诗歌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
8 田晓膺;唐代女诗人的道教情怀与审美意向[D];四川大学;2003年
9 李凌;经典的边缘[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宋睿;唐代女诗人创作心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18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21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