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乔木的新体咏物诗
本文关键词:论胡乔木的新体咏物诗 出处:《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胡乔木的新体咏物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是其新体诗的精华所在,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征,诸如由物起兴、物显人情;托物抒怀、物人一体;借物述理、生动形象等等,极具艺术魅力,为新体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艺术贡献。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据对《胡乔木诗词集》[1]统计,其新体诗共48首,咏物诗就有23首,近一半之数。其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质量高,可谓其新体诗的精华所在,因而受到读者们的广泛喜爱。程中原先生说:“在胡乔木的新诗中,咏物诗尤其耐人玩味。他在这类题材的诗里较好地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寄托’的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兆云;林默涵深情回忆胡乔木[J];党史文苑;2001年02期
2 李良志;从《胡乔木书信集》看一位政治家、理论家、学者的真实人生轨迹[J];北京党史;2002年05期
3 刘延年;广大正直知识分子的知心朋友——记胡乔木和知识分子的交往[J];党史纵览;2002年05期
4 朱元石;胡乔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考和意见[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04期
5 薛德震;我参与讨论胡乔木论异化的文章[J];炎黄春秋;2004年03期
6 杜玉芳;胡乔木与夫人谷羽五十余年共风雨[J];党史博采;2004年11期
7 邢小群;中共中央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惠谈胡乔木(下)[J];湖南文史;2004年03期
8 顾为铭;“文革”中,胡乔木两次向毛泽东求助[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03期
9 杨必军;胡乔木湘西两次脱险[J];湘潮;2005年04期
10 魏邦良;;胡乔木为何提出“长期病休”?[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沫若;;致胡乔木(一函)[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2 程中原;;1977—1982:胡乔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沫若;;致胡乔木二函[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4 时存鲁;王守福;;中共中央一枝笔——胡乔木[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5 陶永祥;;胡乔木与新时期党的文献编辑工作[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3)[C];2009年
6 郭沫若;;致胡乔木(一函)[A];郭沫若研究(第六辑)[C];1988年
7 鲁书月;;胡乔木晚年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中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N];光明日报;2000年
2 《胡乔木传》编写组;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创建(2)[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艾蝶;专著论述胡乔木与社科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陈铁健;胡乔木谈治史理念[N];学习时报;2007年
5 《当代中国史研究》主编、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程中原;胡乔木谈怎样研究党史[N];北京日报;2007年
6 丁晓平;胡乔木:“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先驱”[N];文学报;2011年
7 邯郸学院教授 鲁书月;胡乔木与第二个历史决议[N];北京日报;2011年
8 解放军出版社昆仑编辑部副主任 丁晓平;胡乔木的这支笔[N];北京日报;2011年
9 程中原;关于胡乔木与第一个《历史决议》若干史实的辨正[N];北京日报;2006年
10 《胡乔木传》编写组 程中原 执笔;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创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鲁书月;胡乔木晚年对中共重大政治理论问题的研究和再认识[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燕;胡乔木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娇;关于胡乔木晚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蔡美玉;胡乔木中共党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李煜;建国以来胡乔木与中共党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川;论胡乔木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和贡献[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5 高磊;1983:人道主义与异化争论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格桑格玛;《胡乔木文集》讲话稿的政治语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7 章曦;《胡乔木文集》认知语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8 何仙花;胡乔木公文与政论文语言的准确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9 惠文娟;新中国成立以来胡乔木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葛小娇;胡乔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贡献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13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31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