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贾平凹小说的叙事演变

发布时间:2018-01-11 17:00

  本文关键词:贾平凹小说的叙事演变 出处:《小说评论》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贾平凹小说 小说叙事 《废都》 自我探究 挑战自我 叙事视角 夏天智 形式问题 叙事结构 雷大空


【摘要】:正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叙述创新是小说的生命。贾平凹先生在不同的作品中,不断地挑战自我,尝试着不同的叙事形式。叙事属于艺术的形式问题,它随着作家对人生体会的变化而变化。《浮躁》《废都》《秦腔》,分别写于1986年、1993年、2005年,这三部小说分别出现在了刚过去的三个不同的时代,代表了贾平凹小说叙事发展的三个层次。这是作家自我探究和艺术设定的结果,正如在1982笔耕文学组所开的贾平凹创作讨论会上,贾平凹先生
[Abstract]:Positive novel is the art of narrative, narrative innovation is the life of the novel. In different works, Mr. Jia Pingao constantly challenges himself and tries different narrative forms. Narrative belongs to the form of art. It changes with the writer's experience of life. "impetuous" < Feidu > "Qin Opera", respectively written in 1986, 1993, 2005. These three novels appeared in three different times in the past, representing the three levels of narrative development of Jia Pingwa's novels,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writer's self-exploration and artistic setting. As in 1982, at the Jia Pingao creation seminar, organized by the pen tillage literature group, Mr. Jia Pingao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叙述创新是小说的生《浮躁》写了一条河、一个人、一对矛盾、命。贾平凹先生在不同的作品中,不断地挑战一个信仰。在这四个“一”中,人是核心。这自我,尝试着不同的叙事形式。叙事属于艺术个人就是金狗,金狗是《浮躁》的主脑,其他的形式问题,它随着作家对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军启;赵锦;;论贾平凹小说中对细节的重复叙述[J];商洛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梁颖;;贾平凹审美追求的变迁[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张景超;;我看贾平凹的“热”[J];艺术广角;2010年02期

4 韩琳琅;;贾平凹小说神秘化现象探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徐勇;;现世的沉沦与飞升——评贾平凹的长篇新作《带灯》[J];文艺争鸣;2013年04期

6 李云雷;;以“有情”之心面对“尖锐”之世——读贾平凹的《带灯》[J];小说评论;2013年04期

7 费秉勋;论贾平凹[J];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01期

8 雷达;;模式与活力——贾平凹之谜[J];读书;1986年07期

9 ;揭开当代文学“怪杰”奥秘的力作——《贾平凹》简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10 费秉勋;生命审美化——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一种分析[J];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红军;;贾平凹小说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樊宪雷;;硕士论文提要:贾平凹长篇小说中叙事技巧的流变与创新[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小林;《带灯》与贾平凹的文字游戏[N];文学报;2013年

2 李星;贾平凹《老生》:山水不老 人情弥新[N];文艺报;2014年

3 刘新征;贾平凹小说的情绪基调与人物世界[N];文艺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杨雅莲;一部乡村忧患之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5 ;《古炉》争鸣备忘录[N];文学报;2012年

6 兰州大学文学院 海晓红;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贾平凹研究[N];山西党校报;2012年

7 健涛;如此“不实”的贾平凹“纪实文学”[N];文学报;2013年

8 马平川;从“清风街”到“兴隆街”[N];文艺报;2008年

9 林文;贾平凹小说研讨会举行[N];人民日报;2006年

10 郭洪雷;给贾平凹先生的“大礼包”[N];文学报;2011年



本文编号:1410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10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c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