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鲁迅重构“中国形象”的文化机制与精神立场

发布时间:2018-01-13 16:11

  本文关键词:鲁迅重构“中国形象”的文化机制与精神立场 出处:《求索》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鲁迅 中国形象 内在机制 精神立场


【摘要】:考究鲁迅塑造"中国形象"的议题,需要从发生学意义上对其历史逻辑和内在机制进行梳理。中国近代以降的现代性危机使得传统的中国形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认同困境,也驱动了包括鲁迅在内的现代知识分子重构中国形象的主体构想。鲁迅的国家意识植根于"比较既周,爰生自觉"的基石上,着力于建构"能与世界大势相接"的"广博"的"世界识见"。鲁迅"自塑"中国形象表征了后发现代性国家对被动现代性的回应,是对外国人"他塑"中国形象的一种纠偏。他立足于本土文化自审的立场、选择了"人的现代化"为焦点,去谋求中国内忧外患的根本解决方法和图景,进而有效地将"人国"理想与"立人"理路统合起来了。而这种"立人"与"立国"的融合则体现了"国家"主体与"人"主体的双重建构。
[Abstract]:Study Lu Xun's topic of shaping "Chinese image". It is necessary to sort out its historical logic and internal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omics. The crisis of modernity in modern China makes the traditional image of China encounter an unprecedented dilemma of identity. It also drives modern intellectuals, including Lu Xun, to reconstruct the image of China. Lu Xun'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s rooted in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comparing the weeks, leading to the consciousness of birth".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road world knowledge", which can connect with the world trend, Lu Xun's "self-moulding" image of China represents the response to passive modernity of the latter-developed countries of modernity. It is a kind of correction to the image of foreigners "he molded" China. He chose "the modernization of people" as the focus, based on the self-examination of local culture, to seek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and prospect of China's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oubles. Thus, the ideal of "people's country" and the way of "building people" are effectively integrated, and the fusion of "building people" and "building a country" embodies the dual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of "country" and "person".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鲁迅小说的中国形象研究”(15FZW058)
【分类号】:I210
【正文快照】: 考究鲁迅塑造“中国形象”的议题,需要从发生学意义上对其历史逻辑和内在机制进行梳理。随着西方的现代性入侵,传统的中国形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如何将中国的发展纳入世界文明轨道等一系列问题,催生了现代知识分子以巨大的热情去重塑中国形象。鲁迅塑造中国形象的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中杰;鲁迅的不朽[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11期

2 罗良平;再论对鲁迅的评价问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王景山;鲁迅心目中的改革和开放[J];炎黄春秋;2000年04期

4 史纪辛;再谈鲁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一则史实[J];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07期

5 苏陂;我看《鲁迅先生》——普及好得很[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5期

6 萧君和;科学理性地看待鲁迅[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7 鄢烈山;鲁迅被神化过吗[J];唯实;2001年04期

8 白盾;伟大,也得有人懂——我的鲁迅观[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9 申中华;我心目中的鲁迅精神[J];今日浙江;2001年17期

10 王建柱;不忘鲁迅[J];党建与人才;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艾辛;;评“还原鲁迅”说[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2 陈至立;;学习鲁迅,为人民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在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词[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3 秦建君;;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A];鲁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1991年

4 张梦阳;;文化的内蕴与对“人”的呼唤——写于林非先生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再版的时候[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蔡正发;;鲁迅与孔子[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6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应争;;想象与反思:多副面孔的鲁迅[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袁盛勇;;不可回避的历史之重——毛泽东时代的“鲁迅现象”研究之一[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葛涛;;互联网上的鲁迅论坛研究——以“网易·鲁迅论坛”为中心[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孙郁;;冲绳的鲁迅语境[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人;年少鲁迅志高远[N];文学报;2006年

2 蔡q;真实鲁迅存在于认识的历史过程中[N];文艺报;2006年

3 车文秋;大众能接受“鲁迅”商标吗?[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4 鲁锡堂;吃“鲁迅饭”三思[N];绍兴日报;2007年

5 周海婴 周令飞;鲁迅姓什么[N];广州日报;2007年

6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王健;“鲁迅,,并非整天板着脸”[N];南京日报;2008年

7 孙伟科;鲁迅的多样化阐释与政治解读[N];文艺报;2008年

8 欧阳正汉;当“鲁迅”与名利相遇时[N];经济参考报;2009年

9 汪涓;周令飞: 想呈现360度的鲁迅[N];深圳商报;2010年

10 记者 庄建;鲁迅的传统弥足珍贵[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萍;鲁迅艺术身份及其艺术实践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王海燕;鲁迅的黑暗体验与书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闫宁;民俗学视阈下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丹;在知识阶级里的鲁迅[D];复旦大学;2004年

5 姚诚;鲁迅与自然主义[D];浙江大学;2005年

6 王元忠;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D];兰州大学;2008年

7 张巧玲;鲁迅:一个人的爱与憎[D];山东大学;2012年

8 毕绪龙;无法完成的自我:鲁迅自我形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肖国栋;死亡视域下的鲁迅[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田敏;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玲;鲁迅形象的演变[D];青岛大学;2006年

2 冀卫霞;鲁迅与延安文艺[D];延安大学;2011年

3 咸泽峰;网络文化中鲁迅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陆飞杉;网络时代对鲁迅形象的重塑[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施波;从厦门到广州:鲁迅的转变及其意义[D];西南大学;2012年

6 雅妮(YANI SINLAPAKHONG);泰国知识者对鲁迅形象的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李进;鲁迅的意识管窥[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天蔚;鲁迅的日本阐释[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韩妍;关于《品中国文人(鲁迅)》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D];延边大学;2015年

10 夏晶;七十年代(文革后期)民间思潮与鲁迅[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19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19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9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