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审美意蕴阐释中的概念整合——以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解读为例
本文关键词:诗歌审美意蕴阐释中的概念整合——以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解读为例 出处:《上海文化》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杜甫的五言排律《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为例,尝试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并借鉴审美心理学和传统诗歌美学的思想,分析中国传统诗歌在结构与意象层级上的审美意蕴,以期揭示各层级形式表征之间的深层关联与审美机制。结构上的整齐之美与意象的象外之美融汇为意境的整合之美。概念整合理论中的层创结构为诗歌的创造力搭建了平台,而优化原则又制衡了诗篇理解与鉴赏中的纷繁芜杂。
[Abstract]:In this paper, Du Fu's five character Pailu < winter north of Los Angeles to the Emperor Xuan Yuan Temple > as an example, try to use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and draw lessons from traditional poetry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ideas, aesthetic im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poetry in the analysis of China structure and image level, to reveal the deep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ls of mechanism and aesthetic form of represent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tidy beauty. And image as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of integrate beauty. The integration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in the emergent structure for poetry creativity to build a platform, and the optimization principle and balance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poems in the complex.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项目号:HB14YY002) 燕山大学青年教师自主研究计划课题(项目号:14SKB00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林继中:《〈杜甫诗选评〉序》,《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3期。2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说诗fl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0-31页。3叶朗:《叶燮的美学体系》,《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第3期。4毛宣国:《中国现代文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彩屏;;“牧歌”也深沉——王鸿达小说的审美意蕴浅论[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2 赵霞;;文学象征的审美意蕴[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熊素玲;;雅:茶之韵味——中国茶文化审美意蕴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陈凯;;语境如何能产生审美意蕴[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1期
5 秦桂敏;;试论傅恒杰新散文的审美意蕴[J];小说评论;2012年S1期
6 滕春红;;先秦时期的“清”论及其审美意蕴[J];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04期
7 於贤德;论桥梁的审美意蕴[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8 李蹊;散文的早期概念及其审美意蕴[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9 田钰莹;赵晓明;;小说《消逝的大列》审美意蕴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13期
10 魏新春,张献青;象征诗与朦胧诗渊源及审美意蕴比较[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宜芳;;从以“水”为主题的歌曲看水文化的审美意蕴与传承[A];中国水文化(2014年第2期)[C];2014年
2 郑超雄;;壮族敬蛙的审美意蕴[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黄建生;构建河北文艺的平原审美意蕴[N];河北日报;2014年
2 曹汝平;“光立方”的审美意蕴[N];文艺报;2010年
3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艳丰;理性认识文学商品的审美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可可;中原地区的民间泥塑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2 宋艳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者服饰审美意蕴的图像学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3 郝文婷;中国古典美学“清”在文人画中的审美意蕴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4 苟婷婷;荒诞的审美意蕴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5 陶达黎;梅山剪纸的审美意蕴及其图形演绎创新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李雅丽;论中国古代“自然”的审美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左娜;“汉服”的形制特征与审美意蕴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赵霞;走进象征的森林[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孔丽波;壮族服饰文化的审美意蕴论析[D];云南大学;2011年
10 石小寒;文学史上的1980[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21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2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