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危机与心灵的探寻——社会历史视野中的阎真小说分析
本文关键词: 阎真小说 社会历史批评 精神危机 心灵探寻 社会转型 出处:《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消费社会的逐渐成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在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作为既秉承传统精神文化又遭遇时代新观念挑战的特殊群体,处在深度的精神焦虑之中。阎真小说通过构建一个厚重的精神背景,从历史和心灵的深处对世纪之交处于快速世俗化大潮中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深度的精神考察和心灵探寻,并从医疗、爱情和教育三个领域呈现出这个时代精神生存的艰难和苦痛,表达了作者对现实问题和人类精神发展的忧思,同时也提示我们加强现代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Abstract]: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gradual formation of consumer society, the Chinese society in 90s of the 20th century is undergoing an unprecedented transformation. Intellectuals, as a special group who not only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spiritual culture but als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new ideas of the times, are in deep mental anxiety. Yan Zhen's novels build a heavy spiritual background. From the depth of history and soul, the intellectual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n the tide of rapid secularization carried out a deep spiritual investigation and spiritual exploration, and from the medical treatment. The three fields of love and education present the difficulties and pains of the spiritual existence of this era, which express the author's worries about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pirit, and at the same time indicate that it is urgent for u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ulture.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注定在中国的史册上被定位为一个转型期。从一个世纪的历史来看,这个年代告别了20世纪初期的“思想启蒙”,远离了三四十年代的“革命”、“抗战”,抛弃了50~70年代的“阶级斗争”,与距其最近的80年代相比,90年代也是另一番模样。从某种意义来说,20世纪90年代是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格非;张清华;;如何书写文化与精神意义上的当代——关于《春尽江南》的对话[J];南方文坛;2012年02期
2 韩少功;;扁平时代的写作[J];扬子江评论;2009年06期
3 邵燕君;与大地上的苦难擦肩而过——由阎连科《受活》看当代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失落[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06期
4 王晓明;张宏;徐麟;张柠;崔宜明;;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J];上海文学;199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真主要作品目录[J];小说评论;2008年04期
2 肖迪;阎真:沧浪之水濯人生[J];湘潮;2005年09期
3 余中华;阎真;;“我表现的是我所理解的生活的平均数”——阎真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8年04期
4 余中华;;面对虚无的写作——阎真论[J];小说评论;2008年04期
5 宋晓英;;阎真小说对精神建构的拆解与对生命价值的还原[J];齐鲁学刊;2011年03期
6 杨经建;;是作家,又是学者——阎真访谈录[J];创作与评论;2013年07期
7 於可训;;主持人的话[J];小说评论;2008年04期
8 周睿;王玉林;龙永干;;论阎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精神惶惑与突围困境[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余开伟;;消费时代被扭曲的女性——我对阎真小说《因为女人》的质疑[J];理论与创作;2008年05期
10 周睿;龙永干;王玉林;;论阎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精神惶惑与突围困境[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正;阎真 活得真实写得认真[N];大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禹媚;“它是我加拿大生活的缩影”[N];中山日报;2009年
3 邱华栋;阎真:这部小说是刻出来的[N];文艺报;2008年
4 叶梓;阎真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5 记者 刘構;阎真长篇小说在京研讨[N];文艺报;2003年
6 雷达;性别尊严及精神出路[N];文艺报;2009年
7 张燕玲;片面的深刻[N];文艺报;2008年
8 李晓瑞、明星;中学生入作协,成了“省级”作家?[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 潘凯雄;辞旧迎新,且将好书来贺岁[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张颐武;网络文学与纸面文学[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艳;论阎真小说的知识分子书写[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林艳;对平庸化的焦虑与辩护—阎真小说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虢碧莹;消费时代的两性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崔冠翎;阎真小说女性形象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5 朱玉敏;论阎真小说的语言艺术[D];中南大学;2014年
6 孙潇雨;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突围和迷惘[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新春;精神的潜沉[D];中南大学;2011年
8 阳毅;在阵痛中涅i肹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9 杨潇;《因为女人》的语言艺术[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90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90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