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中的伦理文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 雷雨 伦理文化 家庭伦理 女性伦理 儒道释伦理 基督教伦理 出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剧作,凝聚数年心血而成,自问世以来受到了诸多作家的好评。它讲述了一个两代人、两个家庭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虽然只有短短四幕剧8个主要人物,却涵盖了复杂的伦理关系,体现出丰富的伦理文化。曹禺自身也很喜欢这部话剧,还亲自参加过《雷雨》的演出,但是当局政府却禁止《雷雨》公演。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在于《雷雨》蕴含了一些进步的思想,很受进步人士的喜爱,而政府为了自己的统治权才作此决定。本论文从伦理学的角度对《雷雨》这一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剖析,重新认识《雷雨》的伦理学意义,加深对19世纪30年代社会伦理文化的了解,及其问世后对当时的社会发展的意义。论文从创作时期的社会伦理文化变迁和曹禺的生活环境及其伦理文化认知两个方面,论述了《雷雨》诞生的伦理文化背景;紧接着对《雷雨》诞生的家庭伦理文化背景进行具体解析,从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和兄弟之间三个方面,分析了《雷雨》文本中的家庭伦理关系与文化,并探究其深远影响;第三部分从西方悲剧哲学对曹禺的影响,渴望“精神解放”的知识女性的悲剧命运、沦为“家奴”“性奴”的下层劳动女性的悲剧命运、形成她们悲剧的原因,以及这种悲剧形象对女性主义伦理的启示进行了探讨;从内在精神讲,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依然对曹禺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伦理文化的碰撞与激荡也是显而易见的。儒家善恶分明的伦理文化、道家返璞归真的伦理文化和佛家因果业报的伦理文化都在文中有所体现。同样,西方外来文化如基督教伦理文化对曹禺创作也有着鲜明的影响。“罪”意识、“悔”意识、“爱”意识在《雷雨》中的体现,展现出了吐故纳新的现实意义。
[Abstract]:"thunderstorm" is Cao Yu's first play, condensed years of painstaking effort, since its publication by many writers, it tells of two generations of people, two families between the complex emotional relationship. Although there are only 8 main characters in the four-act drama, it covers the complex ethical relationship and embodies the rich ethical culture. Cao Yu himself also likes the play and has personally participated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understorm. But the government has banned thunderstorm. The reason for this strange phenomenon is that thunderstorm contains some progressive ideas and is popular with progressive people. The government has made this decision for its own ruling power.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under St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to re-understand the ethical significance of thunderstorm.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ethics and culture in 1830s. The thesis includes two aspects: the changes of social ethics and culture in the period of creation and Cao Yu'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his cognition of ethical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thical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birth of thunderstorm. Then it analyzes the family ethical culture background of thunderstorm, and analyzes the family ethical relationship and culture in the text of thunderstorm from three aspects: husband and wife, father and son, and brother. And to explore its far-reaching impact; The third part from the western tragic philosophy to Cao Yu's influence, yearning for "spiritual liberation" of intellectual women's tragic fate, reduced to "domestic slaves" and "sex slaves" of the lower working women's tragic fate, forming the cause of their tragedy. And the revelation of this tragic image to feminist ethics; From the internal spirit,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al culture still has a subtle influence on Cao Yu's creation. The collision and agit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ethical culture and modern ethical culture is also obvious. The ethical culture of Taoism returning to nature and the ethical culture of Buddhist cause and effect newspaper are reflected in the text. Similarly, the western foreign culture, such as Christian ethical culture, also has a distinct influence on Cao Yu's creation. The consciousness of "repentance" and "love" are embodied in thunderstorm, showing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expelling the new idea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34;B8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福军;;让“空间”衍伸出更多意义——评福建人艺实验版《雷雨》[J];艺苑;2011年03期
2 蔡福军;;让“空间”衍生出更多意义 评福建人艺实验版《雷雨》[J];中国戏剧;2011年10期
3 高霞;邬智冬;;默读、发声与唱音之间的《雷雨》[J];美与时代(下旬);2013年10期
4 边国立;;宁晚勿滥——寄语《雷雨》摄制组[J];电影评介;1983年11期
5 雪鸥;;青年人怎样看《雷雨》——记上海青年影评协会对《雷雨》的评论[J];电影艺术;1984年11期
6 孔庆东;;从《雷雨》的演出史看《雷雨》[J];文学评论;1991年01期
7 孔庆东;;从《雷雨》的演出史看《雷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03期
8 田本相;《雷雨》演出的“新面目”[J];中国戏剧;1993年06期
9 张易;徘徊于恐惧与诱惑之间——《雷雨》生命悲剧哲学初探[J];枣庄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10 陈大联;;《雷雨》的当代性 实验戏剧《雷雨》创作谈[J];剧本;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本相;;全本《雷雨》的意义和价值[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王晓鹰;;没有鲁大海的《雷雨》[A];曹禺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C];2011年
3 黄维钧;;70年来头一遭 看新版《雷雨》的演出[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4 童道明;;《雷雨》演出的双重意义[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5 石宏大;;试谈《雷雨》中的人物语言[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6 曹树钧;;杜宣对于《雷雨》在国外传播的贡献——纪念杜宣先生诞辰100周年[A];杜宣纪念集[C];2014年
7 廖奔;田本相;童道明;叶廷芳;黄维钧;王育生;顾威;王敏;王蕴明;邹红;刘平;林克欢;徐晓钟;宋国锋;郭媛媛;李鸣春;;永远的《雷雨》 全本《雷雨》研讨会纪要[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8 阿布力米提·艾买提;;《雷雨》的教学赏析[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9 高浦棠;;命运·天意·上帝——《雷雨》的神秘主义思想本体破译[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朱栋霖;;经典《雷雨》:从话剧到苏州评弹——纪念曹禺百年诞辰[A];曹禺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罗桦琳 通讯员 曹晓亮;交易金额1.55亿买家最爱《雷雨》[N];广州日报;2010年
2 魏信国;《雷雨》悲剧变“笑场”,问题在哪里?[N];中国艺术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刘淼;八十岁的《雷雨》不曾老[N];中国文化报;2014年
4 靳海舟;如何评价《雷雨》公益场上观众的笑[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5 何勇海;《雷雨》成“雷剧”?[N];团结报;2014年
6 马以鑫;《雷雨》何以遭遇笑场[N];文学报;2014年
7 马达;话剧《雷雨》遭笑场的背后[N];中国文化报;2014年
8 邱唐;看《雷雨》,,不准笑?[N];解放日报;2014年
9 安琦 市政协委员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雷雨》演出笑场折射出什么[N];联合时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刘蓓蓓;万方:《雷雨》历经80年生命力依旧旺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超;《雷雨》(节选)教学内容及语文核心教学价值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倩;论《雷雨》修辞翻译的语用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曹华;论曹禺《雷雨》中的主仆之恋[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钟文;女性的自我救赎—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雷雨》和《金碗》[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5 杨文倩;歌剧《雷雨》繁漪的形象分析及主要唱段的演唱处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相伟;《雷雨》中的伦理文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7 夏登武;《雷雨》:多维接受视域中的变异[D];暨南大学;2008年
8 谭苗;从《雷雨》文本到《雷雨》舞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谭文慧;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雷雨》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10 任振翔;《雷雨》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92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92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