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从历史真实性角度析《三国演义》《三国志》异同

发布时间:2018-02-15 22:47

  本文关键词: 《三国志》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历史小说 张飞 思想倾向 陈寿 小说情节 人物形象 史书 出处:《语文建设》2017年2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不同的是《三国演义》是罗贯中以三国时期为背景创作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志》则是陈寿编纂的纪实史书。由于题材不同,这两部书描述历史的方法也有着本质差异。《三国志》中虽然也存在一些作者的思想倾向,但整体记述都符合历史事实,而《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对历史情节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处理。本文通过对《三国志》和
[Abstract]:The Three Kingdom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 which is the historical novel of Zhang Hui ' s historical novel written by Chen Shouzhong .

【作者单位】: 河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I207.413;K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杰;《三国志》校诂拾零(续)[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04期

2 李玄玉;释《三国志》的“□心”[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 崔泳■,苏杰;《三国志》重言词略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沈伯俊;;小说《三国志》之精髓与主题——2006年7月在日本《三国志》研讨会上的报告[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朱孝远;;《三国志》为何“失在于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6 吴金华;《三国志》考释[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7 陈前进;试论《三国志》的曲笔与直笔[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8 吴金华;《三国志》拾诂(续)[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9 周国林;;《三国志》校读札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10 尹韵公;;《三国志》札记之一[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管仁福;;试论《三国演义》“气”的文化意蕴[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林宪亮;;论《三国演义》之“白帝城托孤”[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喻斌;;曲直随剪裁 善恶任取舍——析《三国演义》中上庸之战的虚与实[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单长江;;《女仙外史》乃刻意模仿《三国演义》之作[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马显慈;;《三国》、《水浒》之修辞艺术[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文新;;小说史上的一处重要分野——追寻《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差异之源[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7 曹亦冰;;考论《三国演义》关羽的“重枣脸”[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8 关四平;;刘备与宋江比较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三[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9 关四平;;刘备与宋江比较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一[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伯俊;《三国演义》:“说大事”的影响力[N];解放日报;2007年

2 王后法;《三国演义》的美学悲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蛟潭二中 王胜生;浅谈《三国演义》中的“易主”现象[N];学知报;2010年

4 南方日报记者 吴敏 蒲荔子 实习生 周晓婷;《三国演义》“不靠谱”却真实[N];南方日报;2011年

5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冯立鳌;文以观史 武以争胜[N];光明日报;2014年

6 徐宗文;小议《三国志》“裴注”的真实性[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薛庆元 通讯员 于峰;《三国演义》作者再起争议[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牛庆国;为补《三国》苦耕耘[N];甘肃日报;2005年

9 冉利华;《三国演义》对反讽的运用[N];文艺报;2005年

10 胡德平;父亲谈《三国演义》的几个片段[N];南方周末;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9年

2 赵莹;《三国演义》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聚宝;《三国演义》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文雅;论诸葛亮形象的演变[D];渤海大学;2015年

2 谭金柳;“三国叙事”中的神话因素分析[D];湖北民族学院;2016年

3 刘小姣;《三国志》战争描写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古旭;《三国演义》研究三题[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5 武志国;论《三国演义》中的军事谋略描写[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真一;京剧关公戏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金明淑;韩国文化中的《三国演义》因子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8 于耀程;《三国演义》创作素材来源研究[D];天津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鲍远苗;《三国演义》疑问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10 萨仁娜;《青史演义》与《三国演义》之比较[D];内蒙古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14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514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5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