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笔谈
本文关键词: 百年中国文学批评史 传统文论的当代价值 语境批评 出处:《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16年12月3日,山西大学文艺学与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举办了题为"百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在当前学术界有关"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的价值""在反思和调整中重建中国当代文论"等热议背景下召开的。与会者围绕百年来中国文论批评的研究和建设状况、西方话语的强势遮蔽、传统文论的当代价值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和卓有见地的观点。大家一致认为,过去我们只是"讲危机",现在我们已开始"讲突破",在我们的文艺理论、古代文论领域中,正经历着一种"从危机感到突破的自觉意识"的过程。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著名专家学者党圣元、李春青、韩经太、张晶、王秀臣等,还有来自山西省内各高校从事文学理论与批评教学和研究的众多学者。这里以"笔谈"形式刊发部分发言摘要,以作交流。
[Abstract]:December 3rd 2016,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Cultural Ecology of Shanxi University held an academic seminar entitled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in a Century". The seminar was held in the current academic world on "Innov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discourse system" and "Biography of China". Held in the context of the heated discussion on the value of the resources of literary theory, "Re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n reflection and Adjustment", etc. The participants revolved around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Hot topics, such as the strong shielding of Western discourse and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traditional literary theory,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many new thoughts and insightful views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the past, we only "talked about crisis," but now we have begun to "stress breakthroughs," in the field of our literary theory and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The seminar was attended by Dang Shengyuan, a famous expert and scholar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and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Li Chunqing, Han Jingtai, Zhang Jing, Wang Xiushen, and many scholars from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xi Province are engaged in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学国学院;
【分类号】:I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晟;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差异的历史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读后[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2 李金涛;刘茉琳;;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新视野——读《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J];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3 靳义增;;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创立时期的文学观念[J];南都学坛;2011年04期
4 蔡钟翔;;略谈中国文学批评史与中国哲学史的沟通[J];文学遗产;1985年03期
5 王元化;把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新水平[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6 张少康;祝贺《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的出版──兼谈中国文学批评史编写的几个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7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题(山东)[J];中文自修;1996年01期
8 李平;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综述[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2期
9 彭玉平,杨金文;训诂学与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之关系[J];学术研究;2001年11期
10 李平;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综论[J];文艺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勇;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见、阐释与理论自觉[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张德明;原创描述 重新视照[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汪仲启;王运熙:毕生耕耘“中国文学批评史”[N];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刘火;期待新的中国文学批评史[N];文艺报;2010年
5 董乃斌;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成就与贡献(节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吴中胜;经典原本是讲义[N];光明日报;2008年
7 叶朗;传统艺术研究薄弱应引起重视[N];光明日报;2002年
8 傅轩;反映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中国文学批评史[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罗钢;文明优劣论与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叙述[N];中华读书报;2012年
10 记者 陈香;学者发言在方法论、研究角度、研究内容上都有创见[N];中华读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辉;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论纲[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史丽坤;朱自清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建立[D];山西大学;2014年
2 韦莉莉;缺席的在场[D];暨南大学;2003年
3 佘小云;郑振铎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14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514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