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集外文章、作家形象与现代文学文献整理的若干问题——以新见穆旦集外文为中心的讨论

发布时间:2018-02-28 15:06

  本文关键词: 现代文学文献学 集外文章 作家形象 穆旦 出处:《文学评论》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现代作家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已取得丰厚的成绩,但仍具有较大的辑佚空间。较多集外文的存在意味着作家的既有形象面临着新的调整;而辑佚成果的较多出现则孕育了文献学工作的新动向。2005—2006年间穆旦译文集、诗文集出版以来,集外文字计有数十种(类)之多。较多穆旦集外文既能揭示地方性或边缘性报刊之于文献发掘、时代语境之于个人形象塑造与文献选择的特殊意义,也能凸显文献权属、历史认知等方面的话题,值得深入探究。
[Abstract]:The collection and collation of the literature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there is still a great deal of space for the collection of lost works. The existence of more foreign languages means that the existing images of the writers are facing a new adjustment. However, the emergence of the collected works has given birth to a new trend in the work of philology.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anthology of poetry and prose, Mu Dan's translation collections and collections of poems and essays have been published since 2005-2006. There are dozens of kinds of characters (categories). Mu Dan's collection of foreign languages can not only reveal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local or marginal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in document excavation, but also highlight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ntext of the times in shaping personal image and selecting documents, as well as highlighting the ownership of documents. Historical cogni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topic, it is worth exploring.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青年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形态研究”(项目编号13CZW08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易彬;;从新见材料看穆旦回国之初的行迹与心迹[J];扬子江评论;2016年05期

2 张均;;档案文献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J];现代中文学刊;2016年05期

3 金宏宇;;中国现代文学辑佚的学术规范与价值判断[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4 李怡;;地方性文学报刊之于现代文学的史料价值[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01期

5 易彬;;“穆旦”与“查良铮”在1950年代的沉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02期

6 陈林;穆旦研究综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彬;;集外文章、作家形象与现代文学文献整理的若干问题——以新见穆旦集外文为中心的讨论[J];文学评论;2017年04期

2 殷宝为;;穆旦中西融合诗学思想的嬗变与审视[J];北方文学;2017年12期

3 吴投文;;在生命的限制中对自由的张望——穆旦诗歌《春》导读及相关问题[J];北方论丛;2016年06期

4 杨碧薇;;穆旦诗歌研究综述[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5年01期

5 梁圣涛;;论穆旦诗歌的精神救赎——以《忆》为中心[J];吕梁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6 汤翔鹤;;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趋向及问题——基于学术论文的考察[J];南方文坛;2014年06期

7 易彬;;“把自己整个交给人民去处理”——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分子”的穆旦[J];扬子江评论;2014年02期

8 郭浩;;穆旦诗歌词语意象特色分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9 易彬;;穆旦与“外文系事件”风潮[J];新文学史料;2012年03期

10 易彬;;论20世纪40年代的穆旦批评空间[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新宇;;穆时英集外文《浮雕》及其他[J];现代中文学刊;2015年02期

2 张勇;;《女神》等同于“五四”时期的郭沫若吗?——“女神时期”郭沫若佚诗解读[J];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06期

3 吴心海;;小说《泡沫》不是柳青的作品[J];现代中文学刊;2013年03期

4 吴心海;;重庆柳青延安柳青各有其人——读《柳青在延安整风时为什么受到怀疑?》[J];新文学史料;2012年01期

5 刘增杰;;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研究的综合考察[J];河北学刊;2011年06期

6 颜同林;;《女神》时期集外诗作的发掘与郭沫若早期新诗的文学史形象[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何其钦;;浅论档案与文学的关系[J];云南档案;2010年03期

8 魏建;;郭沫若佚作与《郭沫若全集》[J];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9 方锡德;;佚文《惆怅》:冰心唯一一部爱情小说的意义[J];长江学术;2008年03期

10 王翠艳;;“五四”女作家苏雪林笔名考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允淑;穆旦的诗歌想象与基督教话语[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01期

2 周良沛;穆旦漫议[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1期

3 陈林;穆旦研究综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02期

4 张军;战争的思虑与自我的探索——穆旦20世纪40年代诗歌初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易彬;悲观的终结——一种对诗人穆旦晚年的理解[J];书屋;2002年03期

6 金素贤;40年代穆旦的诗歌[J];诗探索;2002年Z1期

7 凌孟华;他创造了一个“上帝”——略谈穆旦作品中的“上帝”[J];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刘志荣;生命最后的智慧之歌:穆旦在一九七六[J];文学评论;2004年03期

9 易彬;“小人物之歌”——穆旦早期写作考察及其他[J];新文学史料;2004年04期

10 杨四平;论穆旦创制“新的抒情”的历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易彬;;“秘密”的写作——穆旦形象考察(1958~1977)的一条线索[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2 霍俊明;;“还有什么色彩留在这片荒原?”——1957年的穆旦或一个时代的灵魂史[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3 易彬;;从“野人山”到“森林之魅”——穆旦精神历程(1 942—1 945)考察[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4 易彬;;从“历史”中寻求新诗研究的动力——以穆旦为中心的讨论[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易彬;;新诗的语言质感——从穆旦到昌耀[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易彬;;杂文精神、黑暗鬼影与死火世界——鲁迅与穆旦比较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初清华;;现代汉诗的“知识场”批评——以穆旦《五月》为例[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学海邋姚长辉;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思考与创作[N];文艺报;2007年

2 明清;生命跳动在严酷的冬天[N];中国邮政报;2003年

3 刘波;对话与诗同在的灵魂[N];文艺报;2014年

4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雷文学;新诗的哲学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易彬;论穆旦诗歌艺术精神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立钱;穆旦与英国现代主义诗歌[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胡苏珍;跨语际实践中的新诗“戏剧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张云峰;乡愁与中国现代生命诗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雪峰;穆旦(查良铮)译述暨法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张陆华;穆旦诗歌及其经典化过程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黄文辉;穆旦诗学论[D];暨南大学;2001年

4 肖严;穆旦与传统[D];西南大学;2006年

5 杨寿亭;论穆旦诗歌的浪漫主义本质[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能文;身体—肉体[D];浙江大学;2008年

7 杨柳;被缚的诗心—穆旦晚年诗歌创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龚程;论穆旦前期诗歌中的自我形象[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申英利;论鲁迅与穆旦的抒情个性[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莎;在理性与情感之间[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47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547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5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