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生成探究
本文关键词: 文化意象 生成研究 《唐诗解构》 洛夫 出处:《北方论丛》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洛夫站在古今中外的诗学坐标上,完成本土性"天涯诗学"的建构与实践。他的诗歌中的本土传统体现在历史题材的选择、历史人物的重构、历史文化意象的复现等方面。我们要从文献学层面深入到发生学层面,从文化通约深入到精神通约,通过对洛夫诗中的文化意象生成驱动力的研究,来破译他的精神密码,进一步研究这种心灵密码是如何外化到其创作之中。洛夫晚年创作的《唐诗解构》体现了"文化标本"的悖论:对古典诗学的现代修复带来的却是个体生命体验的隐退。
[Abstract]:Rove stands on the poetics coordinate of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completes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native "Tianya Poetics". The local tradition in his poems is embodied in the choice of historical theme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fig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logy to generology, from cultural covenant to spiritual covenant, we should decipher his spiritual cod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al images in Love's poems. In his later years, the deconstruction of Tang poetry embodies the paradox of "cultural specimen": the modern restoration of classical poetics is the retreat of individual life experience.
【作者单位】: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汉诗的本土性反思与实践”(13YJA751068)
【分类号】:I20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正宇;;洛夫研究综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思运;;洛夫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生成探究[J];北方论丛;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叶橹;《漂木》的结构与意象[J];名作欣赏;2005年13期
2 叶橹,洛夫;解读《漂木》[J];名作欣赏;2003年11期
3 章亚昕;论台湾创世纪诗社的“大中国诗观”[J];山东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4 李润霞;从超越的飞翔到回归的停泊——透视洛夫诗歌的思想内涵[J];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家富;陈俐;;贾平凹《高老庄》中的神秘文化意象[J];文学教育(下);2014年07期
2 朱绍华;;《诗经·国风》植物意象英译探微[J];青年文学家;2013年33期
3 向纯武;;试论诗歌文化意象的起源与发展[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向纯武;;诗歌文化意象探源[J];才智;2010年30期
5 李昱;;宋元词曲中“西湖”的文化意象[J];名作欣赏;2011年32期
6 田甜;;论易安词中的汴京文化意象[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7 陈涵平;吴奕,
本文编号:1548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54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