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茶曲创作与茶事生活研究
本文选题:茶事 切入点:元曲 出处:《福建茶叶》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茶文化发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而到了元代,茶早已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在华夏土地上发展、传承了4700多年,其思想内涵与文化精髓,早已深深植入了炎华子孙的血液、思维中。而在唐宋两代,茶文化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经过这个时期,元代的茶文化已经相当成熟,在大量的元曲中,都能够窥探到中国茶文化与当时人民的茶事生活。元代茶曲是中国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其创作与当时人们的茶事生活,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必然具有积极的作用。
[Abstract]:Chinese tea culture originated in Shennong, flourished in Tang Dynasty, flourished in Song Dynasty, and by the Yuan Dynasty, tea had already spread to thousands of families. It developed on the land of China and passed on for more than 4700 years, its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cultural essence. It has been deeply embedded in the blood and thinking of the descendants of Yan Hua. However,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has reached an unprecedented climax. After this period, the tea culture of the Yuan Dynasty has been quite mature, and in a large number of Yuan songs, The tea song of Yuan Dynasty is an organic part of Chinese tea culture, studying its creation and people's tea life at that time, and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tea culture. Must have a positive effect.
【作者单位】: 郑州工商学院(原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分类号】:I207.37;TS9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香白;《中国茶文化》三版后语[J];农业考古;2000年02期
2 鲁明;试论中国茶文化新世纪走向[J];农业考古;2000年04期
3 程启坤;20世纪的中国茶文化[J];中国茶叶;2001年02期
4 黎小萍;简说中国茶文化[J];茶叶机械杂志;2001年04期
5 石慧敏;让洋学生与茶结缘——新世纪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一点思考[J];农业考古;2001年02期
6 于光远;中国茶文化[J];中国茶叶;2003年03期
7 邵迅,陈刚;中国茶文化沃土中的新葩——《中国茶文化系列》从书策划、编辑后记[J];茶叶;2003年01期
8 张利平;中国茶文化与佛教[J];茶业通报;2003年02期
9 施由民;试论中国茶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J];农业考古;2003年02期
10 张德生;对于中国茶文化在新世纪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思考[J];农业考古;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工藤佳治;;一个局外人眼中的中国茶文化现状与发展[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2 俞学文;;北京奥运与中国茶文化[A];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6年
3 徐晓村;;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A];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6年
4 苏庆祥;;略论中国茶文化及其现实经济意义[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梁晓宇;;中国茶文化的特征[A];乌蒙论坛(总第107期)[C];2014年
6 龚永新;张耀武;;论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精神[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平;;谈中国茶文化中之道缘[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庚;范燕丽;;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与中国茶文化的发扬——关于奥运与茶文化精神世界融合的十点探讨[A];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6年
9 严志慧;罗军武;;道教与中国茶文化[A];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程启坤;;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未来[A];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漠;首批中国茶文化领域研究员产生[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2 记者 杨健;余姚评上“中国茶文化之乡”[N];解放日报;2010年
3 记者 陈醉 报道组 张伟;余姚获“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N];浙江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量迪 余姚 记者站 张伟 卢众 通讯员 李荣荣;余姚被授予“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N];宁波日报;2010年
5 张莎 李文超 谢源泽;共寻中国茶文化真谛[N];闽北日报;2012年
6 白庚胜;中国茶文化与民族精神[N];文艺报;2013年
7 华成明邋董在虎;云南大学成立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8 夏洛;芬兰:中国茶文化展举行[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9 万文娟;青川县被授为“中国茶文化之乡”[N];广元日报;2010年
10 凯亚;中国茶文化的起点是很“低”的么?[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婧;清茶远韵——中国茶文化的审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影童;当代中国茶文化服饰的设计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5年
3 金娇;中国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田娜;中俄茶文化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孙嘉;论中国茶文化的“和”思想及其启示[D];陕西科技大学;2016年
6 谷津阳子(Yatsu Yoko);中国茶艺在日本推广现状及前景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王棋;基于禅茶精神“正、清、和、雅”的茶道辅助用品设计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6年
8 张曼;中国茶文化内涵塑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邹丽娟;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周琳;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茶文化教学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98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59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