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形象的流衍——以泰山赋为中心
本文选题:泰山赋 切入点:辞赋 出处:《学习与探索》2017年11期
【摘要】:自汉代开始,泰山崇高巍峨的庄严形象,封禅大典恢弘威仪的皇家气魄与赋体文学恢弘俯仰、铺张扬厉的文体特征完美结合,成为族群、国家、政权、文化认同的象征。元代之前,泰山形象处在神本位与政本位象征的流衍交融与离合之中;唐宋元明清,泰山形象呈现由"中华正朔"或"华夏正朔"的国家正统形象到国家正统形象的逐渐消解与转移的趋向;明清两代的泰山形象则于胶着板滞踵事增华的神圣化描写中平添了灵活生动的平民气质。
[Abstract]:Since the Han Dynasty, the lofty and majestic stately image of Mount Tai, the royal spirit of the consecration of the Zen ceremony and the majestic literature of the Fu style have become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ethnic group, the state, and the political power. Before the Yuan Dynasty, the image of Mount Tai was in the flow of the symbol of God standard and political standard in the process of fusion and separation; Tang,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image of Taishan shows the trend from the national orthodox image of "China Zhengshuo" or "Huaxia Zhengshuo" to the national orthodox image. The images of Taisha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dded flexible and vivid civilian temperament to the consecrated descrip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硕;;我国唐代赋体文学中的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语文建设;2013年26期
2 赵双莹;;赋体文学的起源与流变[J];考试与招生;2013年02期
3 侯立兵,刘梦初;赋体文学分类的历史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4 张丽杰;;关于赋体文学起源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李小平;;赋体文学与作者自称“子”[J];写作;2010年13期
6 刘涛;;20世纪中国古代赋体文学研究之进程述论[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7 刘涛;;20世纪中国赋体文学研究之进程述论[J];唐山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康学伟;简论中国赋体文学的发展[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9 李希运;;赋体文学起源论辨[J];唐都学刊;1991年01期
10 李绪武;;赋体文学的创作与批评[J];临沂师专学报;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侯立兵;;都邑赋:传统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方铭;赋的内涵与外延[N];光明日报;2004年
2 施亮;辞赋的文学品尝[N];北京日报;2014年
3 湘潭大学 赵成林;“赋者古诗之流”说略[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旭辉;山水赋生成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牟翔;明清前海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罗晓茜;汉魏六朝赋体文学创作论探微[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3 许欣;楚汉骚体及赋体文学创作与赋体文学的体用独特性问题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4 董小芹;荀赋源流价值及其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立鑫;明清海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60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660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