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启”在魏晋六朝的衍化

发布时间:2018-03-25 15:24

  本文选题: 切入点: 出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启"产生于上奏类公文不断细化的过程中,它从表、奏中分离衍生,乃是出于承担言细小公务的需要,面目没有表、奏庄重严肃,篇幅也往往短小。至刘宋,谢物小启从"启"体中分化而出,这一方面是"启"体一些内在要素发扬光大的结果;另一方面乃因谢物小启的作者和行文对象之间关系密切,在"书"体影响下,此类启文具有了私人交流的性质,表现在为私事而发,寄寓作者感情、生活情趣、行文骈化等方面。"启"至此向"书"体靠拢,与"书"体相融。受强势文体影响,某些文体发生演变分化,这是文体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Abstract]:"Qi" came into being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refinement of the official documents of the upper ensemble. It separated and derived from the table and the performance, out of the need of undertaking small official duties. It had no appearance, was solemn and serious, and its length was often short. To Liu Song, On the one hand, it is the result of carrying forward some internal elements of the "Qi" body;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because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writing object, 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book" style. This kind of stationery has the nature of private communication,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sending of personal affairs, the expression of the feelings of the author, the interest of life, the parallelization of the writing, etc. "Qi" thus close to the body of the "book", melts with the "book" body, and is influenced by the strong style. The evolu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ome styles is an important law of styl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魏六朝文体互渗研究”(2014CWX032) 郑州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古籍整理学项目(YJSXWKC201556)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鹏;;论六朝启文的骈化及其艺术得失[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2 吴承学;刘湘兰;;书牍类文体[J];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05期

3 钟涛;;试论晋唐启文的体式嬗变[J];文学遗产;2007年04期

4 田小中;启文述源[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钟涛;论六朝骈体书牍文[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俊玲;;“启”在魏晋六朝的衍化[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周剑之;;新型士人关系网络中的宋代启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3 邬志伟;;从公牍到私书:论唐宋启文的新变[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4 杨健;;南朝写景书牍的源流及文体特征[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柳建钰;;国图藏孤本文献《婚礼新编》文献价值简论[J];兰台世界;2014年28期

6 何水英;;表文的文体特征探析[J];兰台世界;2013年23期

7 何亮;;书牍文与唐小说的文体生成[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8 方丽华;;宋代婚仪文书之文体形态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9 吴娱;;唐代“启”类文体的演变与文章的历史内涵[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刘涛;;清世以降南朝散文研究演进历程论略[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明华;文学的政治化与公文的艺术化——古代文人与政治、文学、公文关系的多向考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悦;魏晋六朝文学尚“清”成因与特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屈桂梅;论佛教与魏晋六朝文学[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期

3 刘涛;罗璞;;论道家有无观影响下的魏晋六朝文艺理论[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4 程丽娜;;魏晋六朝诗歌“哀美”崇尚之成因[J];船山学刊;2010年03期

5 严正道;;理想与现实的失衡——魏晋六朝游侠诗歌刍议[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6 孔定芳;胡汉武;;论魏晋六朝文化精神之嬗变[J];江汉论坛;1991年12期

7 宋雪梅;魏晋六朝形神论美学简论[J];大连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8 徐国荣;梁创荣;;魏晋六朝之学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的资源性意义[J];学术研究;2013年12期

9 吴正荣;;论魏晋六朝散文的主体空幻意识[J];山花;2010年10期

10 刘立策;《贲》卦与魏晋六朝审美理想的转变[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政 雨萌;旧书市场有黄金[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最新学术观点摘录[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永乐;先秦两汉魏晋六朝舞蹈文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千;魏晋六朝诫子书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2 毛平;魏晋六朝哀辞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秋凤;魏晋六朝饮食文化与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v涜,

本文编号:1663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663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d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