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李健吾自然主义文学批评思想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发布时间:2018-04-12 06:29

  本文选题:李健吾 + 自然主义 ; 参考:《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摘要】:学术界对于李健吾文学批评思想的研究,目前基本囿于"京派批评"或"印象式批评"的模式久难突破。造成如此困境之因,大致有三:一则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纯美追求不太符合当时特定语境中的文艺政治审美需求,如果将其还原到历史现场去审视,难免会受当时主流的价值观影响;二为当下学术界据二手资料做研究的不良风气使然,从二手资料阐释出的结果严重背离了李健吾的本义;三是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思想是以自然主义为主导的,而自然主义文艺思想曾被视为现实主义的反动而广受批判,致使我们至今无法客观正视之。只有直视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是以自然主义为基石的事实,才能更加深入而全面地研究他的思想,也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面对自然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诸种变异。
[Abstract]:At present,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Li Jianwu's literary criticism is basically confined to the pattern of "Beijing School criticism" or "impression criticism", which is difficult to break through for a long time.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is dilemma: for one thing, Li Jianwu's pursuit of pure beauty in literary criticism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aesthetic needs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specific context of that time. If he reverts it to the scene of history to examine it,It is inevitable that it will be influenced by the mainstream values at that time; second, it is caused by the bad atmosphere that the academic circles do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second-hand materials, and the results explained from the second-hand materials seriously deviate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Li Jianwu;Thirdly, Li Jianwu's literary criticism thought is dominated by naturalism, and naturalistic literary thought has been regarded as reactionary and widely criticized, which makes us unable to face it objectively.Only by looking directly at the fact that Li Jianwu's literary criticism is based on naturalism can we study his thoughts more deeply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help us to face more rationally all kinds of vari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naturalism spreading in China.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基金】:第5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三化’涵濡:自然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项目号:2014M551863) 江西省博士后科研择优资助项目“自然主义文学和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研究”(项目号:2014KY2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献文;李健吾话剧研究述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赵国忠;;李健吾拟印未果的《力余集》[J];博览群书;2010年08期

3 韩石山;;从技术层面上看李健吾[J];编辑之友;2011年08期

4 关峰;;李健吾戏剧人物性格论[J];武陵学刊;2014年02期

5 郝江波;;论李健吾咀华批评的独特性[J];金田;2013年01期

6 张健;试论李健吾喜剧的人学基础及其在创作中的体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张健;试论李健吾喜剧的深层意象[J];文学评论;2000年03期

8 胡德才;论李健吾的喜剧创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张殷;对李健吾中期创作剧目界定及文本的探究[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姜洪伟;简谈李健吾喜剧语言的修辞艺术[J];修辞学习;200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陈学勇;李健吾一封谈自己剧作的信[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魏东;李健吾——福楼拜的知音[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王迅;文艺评论应回到传统诗学的原点[N];中国艺术报;2012年

4 晶;《江南》第四期浓墨重彩共话中国戏剧百年人生[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洪伟;李健吾剧作论[D];复旦大学;2004年

2 季臻;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化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修娜;向人性深广处探寻:李健吾小说创作的现代性[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何慧;李健吾戏剧创作论[D];南昌大学;2015年

3 崔筱婧;李健吾戏剧观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4 伊茂凡;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三个“人学”断面及李健吾的剧作实践[D];山东大学;2016年

5 李逊唯;评论的边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魏文文;李健吾诗歌批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亚楠;过客之花—李健吾剧作论[D];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

8 赵卓;李健吾戏剧评论的问题意识和理论风格[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志青;李健吾戏剧与法国文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颖;李健吾印象批评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38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738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4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