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陈钟凡与中国首部韵文文学史《中国韵文通论》之撰作

发布时间:2018-04-15 00:00

  本文选题:陈钟凡 + 《中国韵文通论》 ; 参考:《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陈钟凡先生所著的《中国韵文通论》出版于1927年,是我国首部对诗、词、曲、赋四种文体进行全面介绍的韵文文学史。《中国韵文通论》之成书可能受到清代扬州学派文学观,特别是阮元的“文必有韵”说,以及焦循的文学“一代有一代之胜”之说的影响。《中国韵文通论》与之前的文学史不同之处在于,其有一定的体系性,而且极具近代学术的眼光,对当时中国学界和日本汉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皆能加以吸收。《中国韵文通论》摆脱了民国初年文学史书写与学术史不分的格局,专以韵文为研究对象,对“纯文学”的韵文观念的传播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Abstract]:Chen Zhongfan's A General Theory of Chinese rhymes, published in 1927,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of poetry, ci, song, and Fu to the four styles of verse literature in China. The book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Chinese rhymes may be accepted by the Yangzhou School of Literature in the Qing Dynasty.In particular, Ruan Yuan's theory of "Wen must have rhyme",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Jiao Xun's theory that "a generation has a generation of victory",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literary history in that it has a certain system.Moreover, with a modern academic vision,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f both Chinese and Japanese Sinology could be absorbed. The "General Theory of Chinese rhymes" got rid of the pattern that the writing of literary history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not separated from the academic history.Taking vers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t also promotes the spread of the concept of rhyme in pure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2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邵燕君;;“先锋余华”的顺势之作——由《兄弟》反思“纯文学”的“先天不足”[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宏志;“纯文学”与文坛新秩序[N];文艺报;2007年

2 张颐武;“茅奖”:“纯文学”的成就与问题[N];解放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俞小石;“纯文学”观念需要反思[N];文学报;2001年

4 俞小石;十字路口的纯文学[N];四川日报;2001年

5 蔡家园;《带灯》:给“纯文学”亮起红灯[N];中国艺术报;2013年

6 李陀;反思“纯文学”[N];北京日报;2001年

7 金理;“纯文学”与“八悻后”的丰富性[N];文汇报;2005年

8 吴亮;吴亮和李陀关于“纯文学”的通信[N];文学报;2005年

9 邵燕君;微型小说的实验文本[N];文学报;2010年

10 赵靖;呼唤表现本真灵魂的“纯文学”[N];辽宁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海涛;论当下“纯文学”的生存境况[D];兰州大学;2011年

2 贾东亮;八十年代“纯文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马艳;浅论残雪的“纯文学”观[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51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751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a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