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嗅景与个人记忆的重建:以《生死疲劳》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19 18:59

  本文选题:嗅景 + 气味 ; 参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04期


【摘要】: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锋派代表作家之一,莫言很早就嗅到气味——这一长期被忽视和冷遇的感官经验对小说创作的重要性,并在《生死疲劳》这部莫言本人最为满意的作品里刻意实践了他所强调的"小说气味观"。因此,本文试图以《生死疲劳》为例,追寻作者深埋于六道轮回中的气味踪迹,发见气味与记忆的交织关系,通过厘清小说中的气味类型,探索何为记忆,记忆如何"气化"为"山羊味"、"苦杏仁味"、"锈腐"和"人工香脂味"等,弥漫或渗入村庄、家族和个人,触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与欲望,从而联结不同时空并重建了作为叙事者主人公之一——西门闹的个人记忆。
[Abstract]:As one of the avant-gard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since the 1980s, Mo Yan began to smell odour-the importance of this long-neglected and neglected sensory experience to novel creation. And Mo Yan's most satisfied work, Life and death fatigue, deliberately practices his "novel smell view". Therefo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ake "Life and death fatigue" as an example to trace the scent trail buried in six cycles, to find out the intertwi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smell and memory, and to explore what is memory by clarifying the type of smell in the novel. How memory "vaporizes" for "goat", "bitter almond", "rust rot" and "artificial balsam" permeates or permeates villages, families and individuals, triggers what thoughts, emotions, and desires, Thus connecting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and rebuilding the personal memory as one of the protagonists of Simenao.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旭东;;作为历史遗忘之载体的生命和土地——解读莫言的《生死疲劳》[J];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06期

2 黄惟群;;中国当代文学鼎盛期再望[J];南方文坛;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建全;;个人记忆:见证大理60年巨变[J];大理文化;2009年S1期

2 杨澜;;有关奥运的个人记忆[J];读者(原创版);2008年09期

3 黄彩金;乔丽丽;;个人记忆下的历史——《重温一九四二》中的记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4 洪治纲;;“文学与记忆”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5 张玉萍;;张玉萍1987年日记选[J];档案管理;2006年02期

6 邵丽坤;;骆宾基《幼年》:个人记忆的别样书写[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2期

7 栾静艳;;邀约记忆:在创造与还原的裂缝中窥见理论的属性[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李政亮;知识迷宫里的冲撞:一份知识与时代的个人记忆[J];天涯;2003年05期

9 陈晓明;个人记忆与历史的客观化[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3期

10 朱大可;;个人记忆和民族反思[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1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秦巴子;历史与个人记忆[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易晖;个人记忆下的青春与“革命”[N];经济观察报;2008年

3 本报评论员 李杏;需要个人记忆也需要国家记忆[N];长江日报;2013年

4 王侃;“个人记忆”的逆向究诘[N];文学报;2011年

5 徐妍;以诗歌的形式确证生命[N];文艺报;2011年

6 刘华;个人记忆的时代纹理[N];光明日报;2013年

7 陈惠芬;《城市地图》:个人记忆和集体想象[N];文汇报;2002年

8 特约记者 曹保印 同济大学教授 陈家琪;在思想中把握自己的时代[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曹文轩;十年回首:《草房子》创作札记[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叶舟;天地无言而心声萦怀[N];检察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瑞璇;反潮流英雄?国家话语与个人记忆中的女知青典型[D];复旦大学;2012年

2 米华全;战争的另一种言说[D];四川大学;2007年

3 薛曾蕙;在错位的空间中游走[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74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774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0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