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社会转型叙事比较——以《金水婶》和《瓦城上空的麦田》为例
本文选题:海峡两岸 + 社会转型叙事 ; 参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社会转型时代需要怎样的文学,这是近年来大陆文学发展的热点话题。20世纪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金水婶》和新世纪大陆"乡下人进城"叙事的代表作《瓦城上空的麦田》同是对社会转型的批判性书写,前者以传统批判现实主义的笔法,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以此传达对台湾现代化出路的思考;后者重"苦难"故事情节的营构,呈现以寓言象征色彩,表现着作家的愤激。两篇作品的差异是两岸社会转型期文学的整体性差异,这种差异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Abstract]:What kind of literature is needed in the era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is is a hot topic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inland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masterpiece of Taiwan's "Local Literature" in the 1970s "Auntie of Gold Water" and the masterpiece of the narrative of "the Countryside going into the City" in the New Century, "the Wheat Field over Wacheng" is the same. Critical writing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former uses the traditional critical realism to portray the characters and characters to convey the thinking on the way out of Taiwan's modernization, while the latter emphas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ory plot of "suffering", presents the allegorical symbolism, and shows the writer's indigna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orks is the overall difference of literature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比较”(项目编号:12YJC751045)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周新民;;《人生》与“80年代”文学的历史叙述[J];文学评论;2015年03期
2 周昌义;;记得当年毁路遥[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06期
3 邵燕君;;“写什么”和“怎么写”?——谈“底层文学”的困境兼及对“纯文学”的反思[J];扬子江评论;2006年01期
4 程文超;鬼子的“鬼”——说说鬼子三部中篇的叙事[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1期
5 黎湘萍;另类的台湾“左翼”[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01期
6 陈晓明;无根的苦难:超越非历史化的困境[J];文学评论;2001年05期
7 尉天骢;小市镇人物的困境与救赎——黄春明小说简论[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04期
8 童庆炳,陶东风;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缺失──“新现实主义小说”再评价[J];文学评论;1998年04期
9 陈映真;回顾乡土文学论战[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浅析当代文学作品中农村学生的“进城梦”[J];青年文学家;2017年23期
2 李勇;;海峡两岸社会转型叙事比较——以《金水婶》和《瓦城上空的麦田》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战迪;;当下电视剧创作的现实主义取向及其对“社会温度”的建构[J];中国电视;2017年04期
4 张勇;;现代化转型中的现实主义文学蜕变——对改革题材小说创作的一种观照[J];社会科学家;2017年03期
5 宁峰;候绍春;;论土家族民间文艺建构的生态本原[J];凯里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6 肖庆国;;“真实的虚构”与“虚构的真实”——重评“路遥现象”[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01期
7 赵牧;;何谓政治,怎样小说?——从类型视角探究“政治小说”的可能及限度[J];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8 成文秀;;《平凡的世界》的文学史叙述问题[J];宜宾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9 周新民;;论刘醒龙的小说创作道路[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01期
10 杨晓帆;;走出“大别山之谜”的三重奏——论刘醒龙早期小说创作的文学史意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向阳;;新近发现的路遥1980年前后致谷溪的六封信[J];新文学史料;2013年03期
2 陶东风;;一部发育不全的哲理小说——重读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J];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04期
3 张志忠;;有待展开的当代文学可能性——以《波动》、《公开的情书》和《晚霞消失的时候》为例[J];文学评论;2010年04期
4 程光炜;;文学的紧张——《公开的情书》、《飞天》与八十年代“主流文学”[J];南方文坛;2006年06期
5 程光炜;;文学“成规”的建立——对《班主任》和《晚霞消失的时候》的“再评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2期
6 邵燕君;;贴着地面行走——《定西孤儿院纪事》的特色及其新世纪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J];文艺争鸣;2006年02期
7 於可训;论八十年代文学的若干叙述视角[J];文学评论;2000年05期
8 陈晓明;个人记忆与历史布景——关于韩少功和寻根的断想[J];文艺争鸣;1994年05期
9 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J];文学评论;1988年04期
10 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上)——论新时期小说的基本主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树庆;现实世界与心灵世界的多重反映——透视《瓦城上空的麦田》[J];美与时代;2004年05期
2 张丹丹;;荒诞的隔膜——解读《瓦城上空的麦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3 阳毅;王s,
本文编号:1837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83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