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文学的现代性关联
本文选题:历史连续性 + 现代性 ; 参考:《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在"年代学"或"断代史"文学研究中,存在二元对立的思想倾向,从现代性、整体性的角度考察80年代文学与90年代文学的关系,更能发现两者在叙事上的"历史连续性",其内在连续性大于表面的"断裂"和差异性。通过"缝合"历史的断裂带、对接80、90年代文学通道,梳理中国现代性历史经验的文学表达方式,发掘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来把握当代中国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认同,并在连续性的时空中摸索其审美逻辑和内在规律。"现代派"小说表征了80年代中国的现代化想象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表达了"个人"对"现代"的敏感体验,90年代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的纷争其实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
[Abstract]:In the literary study of "chronology" or "chronological history", there is an ideological tendency of two yuan antago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 and integr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erature of the 80s and the literature of 90s can be examined, and the "historical continuity" of the two in the narrative can be found more. The inner continuity is greater than the "fracture"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surface. The literature passage of the 80,90 years, combing the literary expression way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ical experience, excavating a clear historical context to grasp the self understanding and self identific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exploring its aesthetic logic and inherent law in the continuous time and space. "Modernist" small theory represents the modern imagination and society of China in 80s.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expresses the sensitive experience of "individual" to "Modernity". In 90s, the dispute between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sm began in 80s.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枣庄学院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文学的‘历史连续性’研究”(13BZW126)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文明话语中的文学观念:从晚清到‘五四’”(1607463) 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重点项目)“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女性婚姻及其文学书写研究”(ZD20161025)
【分类号】:I20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勇;;“改革”意识形态的起源及其困境——对《乔厂长上任记》争论的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06期
2 杨义;;王蒙小说的哲学、数学与形式[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初清华;新时期之初小说对知识分子身份的想象[J];文学评论;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勇;;20世纪80年代争鸣作品选本与批评空间的开创[J];社会科学;2017年07期
2 卢衍鹏;;论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文学的现代性关联[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张慎;钟义荣;;历史转型初期文学论争的复杂性——以《乔厂长上任记》风波为中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4 周志雄;;论毕淑敏作品的传播与接受[J];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蒙;;关于《活动变人形》[J];南方文坛;2006年06期
2 陈忠实;;再读《活动变人形》[J];南方文坛;2006年06期
3 贺兴安;;王蒙晚年小说变异[J];文学评论;2006年03期
4 刘俐俐;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J];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04期
5 许以黎;;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长卷——王蒙谈新作《狂欢的季节》[J];学问;2000年08期
6 孙郁;王蒙:从纯粹到杂色[J];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6期
7 王春林;话语、历史与意识形态——评王蒙长篇小说《失态的季节》[J];小说评论;1994年06期
8 蒋子龙;;关于《乔厂长上任记》的通讯[J];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浩;现代性的灰色本事与蓝色梦幻——《蓝色的马》的符码解读[J];名作欣赏;2004年09期
2 高子文;;戏剧的“现代性”与作者立场[J];戏剧文学;2009年05期
3 陈燕谷;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J];读书;1997年10期
4 ;“五四”新文学运动处于前现代性阶段[J];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02期
5 张卫中;90年代中国城市小说的现代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李怡;“走向世界”、“现代性”与“全球化”[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5期
7 张剑;;“现代性”视野下的理性问题探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2期
9 余琳;;现代性视域中的戏剧之花——也谈“戏剧精神”的回归与建设[J];戏剧文学;2006年03期
10 林广泽;;从“现代性”解读文学的“现代性”[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锐;;论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及其特点[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2 马俊山;;《压迫》解读:视界错位与现代性塌陷[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伍茂国;;古典性与现代性:相逢在《门外》[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4 张颐武;;“现代性”与“凝视”的焦虑[A];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 总第十三辑)[C];1995年
5 陈红旗;;现代性的风度:周文与川康边地忆叙[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6 潘世圣;;论《前茅》的艺术变化[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7 吕正惠;;《革命与形式》序[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8 王桂妹;;闻一多对新诗现代性的理解与救正[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9 陈芝国;;危机之下的抉择——论宋淇的散文诗[A];当代散文诗的发展暨“我们”文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荒林;;郑敏诗歌:女性现代性文本[A];郑敏诗歌研究论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恪 王一川;回到现代性的地面[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范垂功;如何表现现代性?[N];文艺报;2010年
3 范垂功;关注现代性的运行[N];文艺报;2011年
4 刘琼;“现代性”的融入[N];文艺报;2011年
5 孟繁华;“多元现代性”及其冲突[N];文艺报;2009年
6 段崇轩;要“现代性” 更要“民族性”[N];文艺报;2007年
7 袁盛勇;暧昧的现代性[N];文学报;2007年
8 杨四平;当前新诗的城市诉求[N];安庆日报;2005年
9 ;现代性、修辞术和中国式《尤利西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雷达;现代性观照下的乡土之魂[N];文学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菲;论鲍十小说的现代性[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2 王希;巨变下的失败者—路内小说工人与青年形象考察[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柴琳;现代性困境下的“教师”想象[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田甜;社会转型视角下《孽海花》的现代性书写[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罗婷;现代性的另一种姿态[D];浙江大学;2009年
6 李玮;立足“本土中国”的现代性写作[D];山东大学;2007年
7 常丽娟;被遮蔽的另类现代性[D];新疆大学;2011年
8 王雪;反讽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9 冯波;“乡下人进城”小说中的“日常生活方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雪莲;“文学的现代性”勘探之一种[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76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87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