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从文言文心到俗话俗情——论话本小说对《聊斋志异》的语体变更

发布时间:2018-06-08 06:46

  本文选题:聊斋话本 + 《聊斋志异》 ; 参考:《齐鲁学刊》2017年04期


【摘要】:聊斋话本由原来的传奇文类改编为话本体式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其语体从文言文心转变到俗话俗情的过程。聊斋话本对《聊斋志异》的语言转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化文人雅韵为庶民俗趣;二是变文思才藻为俗话谐谈;三是变书面文言为方音时调。聊斋话本和《聊斋志异》不仅在语言运用上显示出质与文的区别,而且通过语言的表象亦可看出两者在文化理念上也存在着俗与雅的分野。
[Abstract]:The process of Liaozhai's adaptation from the original legend to the Noumenon is in fact the process of its style changing from the heart of classical Chinese to the vulgar sentiment of the colloquial language. The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of Liaozhai Tales mainly shows in three aspects: first, transforming literati elegance and rhyme into common people's interest; second, changing literary thinking into colloquial conversation; third, changing written classical Chinese into local tone. Liaozhai Tales and Liaozhai Zhi Yi not only sh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quality and text in the use of language, but also show that there is a distinction between vulgarity and elegance in cultural concepts.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聊斋志异》文本改编研究:以白话小说和说唱艺术为中心”(12CWXJ07)
【分类号】:I20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静;《聊斋志异》,在宗教层面的观照——试论佛教文化对《聊斋志异》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00年02期

2 汪庆元,陈光迪;方评《聊斋志异》评语辑录(续)[J];蒲松龄研究;2000年02期

3 陈文博;论《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王丽华;论《聊斋志异》中女性独立的爱情意识[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王平;二十世纪《聊斋志异》研究述评[J];文学遗产;2001年03期

6 吴仕钊;浅论《聊斋志异》的用典[J];蒲松龄研究;2001年01期

7 何颖,孔令升;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理想化的婚姻设计[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8 田劲松;论《聊斋志异》的婚姻范式[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9 李真瑜;《聊斋志异》所写中国古代杂技琐谈[J];蒲松龄研究;2002年01期

10 陈炳熙;论《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立;;《聊斋志异》中动物报恩故事的佛经文献溯源[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2 林润宣;;《聊斋志异》简论[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3 胡德香;曾Zs颖;;从意识形态视角看翟理斯的《聊斋志异》英译本[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张立环;;《聊斋志异·黄英》的文化内涵解读[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箭;从《聊斋志异》看清初的物质文明[N];中国文化报;2012年

2 著名历史学家 李文海;《聊斋志异》描绘的官场百态[N];光明日报;2013年

3 莹莹;马瑞芳校勘并点评《聊斋志异》[N];文艺报;2007年

4 李西宁;《聊斋志异》手稿闯关东传奇[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演讲人 马瑞芳;诺贝尔文学奖和《聊斋志异》[N];光明日报;2013年

6 通讯员 查树红 记者 王绍雄;江西婺源发现《〈聊斋志异〉跋》[N];光明日报;2002年

7 马瑞芳;邓小平与《聊斋志异》[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周先慎;蒲松龄的反贪小说[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听《聊斋》专家“谈鬼说狐”[N];中国邮政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郑丽虹;写鬼写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N];深圳特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付岩志;《聊斋志异》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7年

2 宋华伟;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洽;《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4 韩田鹿;书生的白日梦[D];河北大学;2005年

5 冀运鲁;《聊斋志异》叙事艺术之渊源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富莉;《聊斋志异》的传播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石李锋;《聊斋志异》的叙事模式[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昶;《聊斋志异》之伦理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白尕藏;《聊斋志异》中的“小人”形象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欧丽婷;《聊斋志异》的传播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徐文翔;《聊斋志异》酒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田春艳;《聊斋志异》鬼小说文化内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景晓;《聊斋志异》中的奇幻现象[D];河南大学;2008年

9 张芸;《聊斋志异》评点中的民俗内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宁宁;《聊斋志异》“兄弟分家”型故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94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994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4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