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娟文献综述
本文关键词:中日文学中的蛇女形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秦文军在《试论白娘子形象与蛇图腾崇拜的关系》【11】中从原始的图腾崇拜的角度对白娘子形象作了细致分析。
西北师范大学的朱秀峰在《青蛇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12】一文中对早期人们不太关注的“青蛇”形象进行了研究,使人们更加关注“青蛇”这一形象。
西南交通大学张万丽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白蛇传>青蛇形象的流变及演绎初探》【13】中也从“青蛇”视角讨论《白蛇传》,并且对这一形象作了细致地分析,因而使人们对白蛇传说的认识更进一步。
(三) 《白蛇传》的文化学研究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的郭娟娟的《“白蛇传文化”的人类学解读》【14】从人类学视角对白蛇传中的核心文化符号进行分析,运用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对白蛇传文化的故事演绎模式、空间传播与纵向流传及其文化功能进行了解读。
郑州大学的袁益梅在其《白蛇传故事的文化渊源》【15】一体和人蛇恋两方面详细探讨了白娘子形象对蛇神神话、蛇精传说的继承和发展,认为白娘子形象的完善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的。
扬州大学的王澄霞在《<白蛇传>的文化内涵和白娘子形象的现代阐释》【16】中通过对白娘子形象的分析来探讨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用文化的视角分析社会与《白蛇传》的关系。
(三) 《白蛇传》的民俗研究
沈鸿鑫的《端午寻踪话白蛇》【17】白蛇传》与端午节的关系,使《白蛇传》中的细节受到关注。
张丹在其《白蛇传传说的禁忌主题》【18】《白蛇传》中的禁忌情节、思想等作了分析,从禁忌民俗的角度对《白蛇转》进行了解析。
(四) 中外“蛇”的比较研究
南京大学顾晓辉的《<拉米亚>与<白蛇传>之比较》【19】将两者的故事主题和内容进行比较,寻找产生相同和相异的原因。
复旦大学的蔡春华在其《中日文学中的蛇的形象》【20】中对“蛇”的形象、故事、小说等所有涉及到蛇的文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其强调“人类学派”的观点,用“世界性因素”的思维进行研究,对中日蛇的研究具体深入。不足之处为第四章的材料略显单薄。
首都经贸大学孔凌霄的硕士学位论文《中日文学中的蛇女形象》【21】也对中日文学中的蛇女形象进行对比,但其主要从三个方面:中国文学中的蛇女形象;日本文学中的蛇女形象;中日文学中蛇女形象的比较着手进行研究。
(五) 《白蛇传》的影视剧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李云的硕士学位论文《现代影视中的古代民间传说——以白蛇传为例》
【22】就从影视剧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读。文中针对《新白娘子传奇》和央视《白蛇传》两部剧集对白蛇故事进行了影视方面的梳理。
戴不凡等著的《名家谈白蛇传》【23】一书中的“白蛇故事在民间的传播”一章中有“台视《新白娘子传奇》、新加坡《青蛇与白蛇》和徐克《青蛇》之比较”一节专门论述了三部电视剧的异同。
阮丹娣在《人间真爱——白蛇传》【24】中通过对央视版《白蛇传》的探讨,来揭示爱情的真谛。对央视版《白蛇传》有具体的赏析,,发表了个人见解。
孙正国的《媒介视野下<白蛇传>的现代传承》【25】从媒介视野对《白蛇传》的影响的角度研究认为:在现代文化的传播体系里,白蛇故事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一面镜子。
三 研究存在的不足
总结一下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虽然对于《白蛇传》的研究角度多样,也出现了极为深刻与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在《白蛇传》与影视剧的研究上视乎还不够深刻,仅有的对《白
本文关键词:中日文学中的蛇女形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3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