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中国转向外在: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发布时间:2019-03-05 18:53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不止一次出现过"书写世界"的热潮,这既反映了文学家的民族意识,又是古典传统中的天下情怀和大同理想的现代表达。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是中国文学再次"转向外在"的表征。这些作品承继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民族情怀,对曾经灿烂于红色岁月的"第三世界"国际主义精神亦不能忘怀,但他的创作还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普世关怀,对人类的现实困境和未来命运有深广的关注、思考和展望。"民族寓言"的概念不足以理解和把握刘慈欣作为文学家的创作和作为思想者的探索。只有直面其小说和随笔中的"总体性",当代中国文学才能充分吸收刘慈欣和科幻小说带来的包含着生命力的新鲜气息。
[Abstract]:The upsurge of "writing the world" has appeared more than onc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not only reflects the writer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but also is the modern expression of the world sentiment and the ideal of great harmony in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Liu Cixin's science fiction is the symb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turning to the outside again. These works carry on the national feeling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saving the dead since modern times, and cannot forget the "third World" internationalist spirit, which was once brilliant in the red years, but his creation still has a true universal concern for the world. There is a deep and broad concern, reflection and prospect for the plight and future destiny of mankind. "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Fables is not enough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Liu Cixin's creation as a writer and his exploration as a thinker. Only by facing the "totality" of his novels and essays, ca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ully absorb the fresh breath of vitality brought by Liu Cixin and sci-fi novel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经略研究院;
【基金】: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创新项目(项目编号:106112016CDJSK47JD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涛;谈台湾的科幻小说发展[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汤哲声;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发展史论[J];文艺争鸣;2003年06期

3 兰草;开创军事科幻小说新天地[J];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12期

4 张希玉;;中国第一家科幻小说报夭折始末[J];出版史料;2008年02期

5 王卫英;张懿红;;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本土化进程[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6 托马斯·斯科提亚;陈芳;;作为思想实验的科幻小说[J];科学文化评论;2008年05期

7 刘晶;;“真”与“幻”的结合——跨文学与科学领域的科幻小说[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03期

8 郭军胜;;中国科幻小说如何走出发展的瓶颈[J];决策探索(下);2010年05期

9 David Moir;晓坤;;拿什么方式拯救科幻小说[J];全国新书目;2012年10期

10 刘健;;让“坚硬”的科学柔软可触:论绿杨的科幻小说创作[J];科普研究;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尹传红;;科学所“对应”的文化——兼论科幻作品的价值与使命[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卫英;姚义贤;;科技时代,我们需要文学幻想——浅谈科幻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A];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3 尹霖;武丹;沙锦飞;王卫英;;关于我国科幻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科幻创作与青少年想象力培养”研讨会综述[A];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4 李英;郑军;;超越自我,燃烧生命——黄易与他的科幻小说[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于启宏;;中国当代科幻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6 韩啸;;微博文学:正在“编织”的当代新文体[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维佳;科幻小说之我见[N];文学报;2000年

2 金涛;科幻小说之奇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戴翊;科幻小说毕竟是小说[N];文汇报;2008年

4 路甬祥;科学家和他们的科幻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陈养正;科幻小说:“无米之炊”的“米”从哪来?[N];大众科技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施芳;迎候科幻小说的春天[N];人民日报;2001年

7 汤哲声;科幻小说:期待突破[N];文艺报;2002年

8 徐匡迪;我对科幻小说之浅见[N];光明日报;2006年

9 蒋信伟;走出低谷的中国科幻小说[N];文汇报;2007年

10 蒋信伟;走出低谷的中国科幻小说[N];文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卫英;重塑民族想象的翅膀[D];兰州大学;2006年

2 刘媛;中国现当代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本土特点及大众传播[D];苏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玮玮;中国科幻小说的受众心理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邹德辉;科幻小说在我国的传播困境与发展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窦芳芳;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乌托邦建构[D];辽宁大学;2015年

4 叶凌宇;以科学为尺度丈量地球文明[D];广西大学;2015年

5 左冰瑶;科幻星空下的伤心者[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张诗悦;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7 陈果;新生代科幻小说的现代性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卞蕴雯;论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变奏[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9 吴宏阳;世纪之交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本土化特征[D];东南大学;2016年

10 孙洪y,

本文编号:2435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435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1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